计算机网络(二)——数据链路层

image.png

在ISO体系结构中,每一层都为上层提供服务,因此,每一层的作用及功能都围绕上层所需的服务实现。
数据链路层主要为网络层提供服务,主要分为两大类——连接服务及数据处理,由于数据通过介质传输,因此要根据不同的访问介质方式建立相适应的访问控制协议。有物理层及链路层的基础,便可以组成局域网,多个局域网通过设备连接形成广域网。

(一)作用

链路层的作用是为网络层提供服务,它的功能可大致分为连接服务数据处理

链路层功能

1.为网络层提供服务

链路层接收网络层传给的数据,它的目的是将这些数据传输到目的地址的链路层上,因此需要提供连接服务。由于传输的通信信道特点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连接服务。
将信息从源机器传输到目的机器,根据传送前是否建立连接、目的机器是否确认分为以下三种:

image.png

2.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主要回答三个问题:

  • 一组数据如何从源机器传输到目的机器上? —— 组帧
  • 传输到目的机器上的数据是否发生错误? —— 差错控制
  • 多组数据如何传输? —— 流量控制

2.1组帧

组帧方法有四种,其中最常用的是后两种


image.png

2.2差错控制

image.png

2.3流量控制

  • 采用什么发送、接受方法可以使收发数据基本保持一致? —— 停止—等待流量控制及滑动窗口流量控制
  • 如果数据丢失如何补偿?—— 可靠传输机制

2.3.1单帧滑动窗口与停止—等待协议

停止—等待协议的原理很简单,发送端发送数据,等待接收到接收端发回的确认信息后再发送下一组帧。这种协议下信道利用率很低,也就是一段时间内只有一组数据帧在信道上。


image.png

2.3.2多帧滑动窗口与后退N帧协议(GBN)

发送端可以连续发送数据,不需要等待接收端发回的确认帧。
如果某一个帧出错,那么接受端会要求发送端重发最后一个正确接收的信息帧之后的所有未被确认的帧;
如果某一个帧丢失,发送端发送N个帧后,发现该N个帧的前一个帧在计时器超时后仍然没有返回确认信息,则重传随后的N个帧。

2.3.3多帧滑动窗口与选择重传协议(SR)

选择重传协议最大化利用了信道。
该协议中,每个发送缓存区对应一个计时器,并且当计时器超时时,缓冲区的帧就会重传,此外还加大了接收窗口,收下发送序号不连续但仍处于接收窗口中的那些数据帧,等到所缺序号的数据帧收到后再一并送交主机。

(二)介质访问控制

通常情况下,多个终端共享同一个信道通信,如何在这条信息上传输尽可能多的信息?

image.png

1.信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

这是一种静态划分介质访问控制的方式,通过分时、分频、分码把原来的一条广播信道,在逻辑上分为几个用于两个结点之间通信的互不干扰的子信道,把广播信道转变为点对点信道。

  • 频分多路复用(FDM)
  • 时分多路复用(TDM)

2.随机访问介质访问控制

3.轮询访问介质访问控制

image.png
  • 波分多路复用(WDM)
  • 码分多路复用(CDM)
image.png

(三)局域网

在一个小范围内,将各种计算机、外部设备和数据库系统通过双绞线、同轴电缆等介质互相连接起来,组成一个信息共享的计算机互联网络,这便是局域网。
局域网有三种常见的组织方式:

  • IEEE802.3+以太网(有线)
  • IEEE802.11+以太网(无线)
  • IEEE802.5+令牌环

(四)广域网

多个局域网通过交换机,可以组成一个广域网,在广域网上有2种常用协议

  • PPP协议
  • HDLC协议

(五)链路层设备

  • 网桥:用于连接多个以太网,使每个以太网形成网段
  • 交换机:多个端口的网桥,将网络分成小的冲突域,为每个工作站提供更高的带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