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察生病孩子的需求

      女儿前几天口腔里一个地方在两天内自己咬了三次,口腔溃疡了,嘴角里边一大一小两块,记忆中这应该是她人生第一次。

      女儿是个急脾气,嘴疼,烦躁的直想哭,为了好的快一点,撒了冰硼散,那疼的蹦着叫,脸瞬间都变红了,眼里噙满了泪,口腔溃疡的滋味是真的很难受,动动嘴都是疼的,大多数人应该都溃疡过。但是反思也好,撒冰硼散也好,疼的蹦也好,又撒白糖,又口含鲜竹沥,但看着没缓解的迹象,周末这两天没怎么吃饭,只能用吸管吃点流质的。今天周一,早上吃了一丁点东西,中午我专门做了些清淡的面,但是用筷子试着一点一点吃不行,我尝试着一点一点的喂她还是不行,最后她气的干脆不吃了,想着下午还要上学怎么能行,我跟她爸轮流换着方法,她爸又沏奶粉泡蛋糕,又说给她出去买皮蛋瘦肉粥总之,不管用哪种方法就是拒绝,那个意思就是:我什么都不会吃的。女儿从小到大从来没这样不吃饭或者闹饭。看到这,我想,这已经不是嘴疼的问题了而是她内心有心理需求的问题。想到这儿,回忆我小时候生病,比如发烧或者拉肚子的时,我爸会带着我出去转转,买点那个时候最流行的夹心水果糖或者其他的东西,那种感觉是被特殊照顾的感觉。虽然身体还难受,但这种被特殊照顾的感觉,好像能让病好一半。就像是院长讲的,打针哭是不是就不疼了?不是,哭也是很疼的,但是哭了,心里就舒服点了。想到我小时候生病时的被特殊对待,我终于找到了办法。我说我出去给她买个汉堡,她刚开始说不吃,我心想我就只管买吧,她说让我再买个西瓜霜喷剂(上午她听英语老师说的)我说那也行,换换用看是不是好的快一点。

      这是中午最热的时候,我换好衣服,带好遮阳帽,到附近的药店买了西瓜霜喷剂,又去买了汉堡、炸鸡块,然后又去买了香蕉和红心火龙果,跑了三个地方,用了半个小时,回来进家门把东西交给女儿,我去掉帽子的那一刻,我知道头发是热的成缕贴在了脸上的,脸上是有汗的,这个时候女儿看着我的状态,愣了两秒,说妈妈你先进屋凉快会儿吧,卧室开着空调。听她说这些,我想到:她的心理需求已经被满足了。 她打开汉堡的包装,一点一点的用手分着掰着吃,吃着看得出来嘴也是疼的。我开玩笑说嘴巴疼,吃不成东西,最主要是没吃的动力,但是如果真的是有好吃的,你想吃的时候,疼也是有动力吃的。她笑着“嗯嗯”点了点头,我说晚上的时候我可以给你做香蕉奶昔或者是火龙果奶昔,她说好的,看她的状态,我知道心理上的病已经好了。

这件事带给我的思考:

1、每天要注重绿叶蔬菜的摄入量,每人每天是300—500克。

2、吃该吃的而不是想吃的。

3、早睡早起,有些事情放在早上做,或者合理的调整利用好时间,保证身体,提高免疫力(前段时间期中考试,女儿睡的晚,起的早)。

4、已和女儿商量,以后的饮食要注重合理的营养搭配,按照她书上学的,每顿的搭配要有哪些内容进行。

5、生病的人更多的是需要心理上的关注,心理需求是我生病了,我需要被特殊照顾,如果没有被特殊照顾的时候,心理需求没有被满足的时候,病人会感觉更难受。我们需要做的不光是买东西,还有想办法行动起来,让他看到的是这种状态。买的东西尽管有些不一定吃,但是还要买,让病人看到的是我们也在想尽办法帮助他,也想让他好的这种状态。

      学习心理学生活化真好,带着觉察,带着心生活的时候,真的可以帮我们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附: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人每天摄入蔬菜300-500g,深色蔬菜应占蔬菜总量的1/2。保证一餐中的食物,蔬菜重量占1/2,并做到餐餐有蔬菜。对于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蔬菜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7-12 个月为25-100 克,1-2 岁为50-150 克,2-3 岁为100-200 克,4-5 岁为150-300 克,6 岁以上为300-500 克。

      蔬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且能量低,对于满足人体微量营养素的需要,保持人体肠道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蔬果中还含有各种植物化合物、有机酸和芳香物质等成分,能够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促进人体健康,循证研究发现,适量提高蔬菜水果摄入量可帮助维持机体健康。

      此外,平衡膳食是健康饮食的核心。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以及油脂类这五大类食物,尽量避免饮食单一,导致人体营养素的缺乏。

(每日一省228)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