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记——三峡课后反思

9月6日记——三峡课后反思

    昨晚晚自习下班后,回来遛狗,等所有的一切忙好后,已然10点半了。可是明天《三峡》的课堂准备我还没有完全弄好。之前看了余映潮老师的课堂实录,于是我学习了余映潮老师的方法,设计了PPT,等一切弄好后已经11点半了。当了老师之后,最深的一个感触是每天都很缺觉。

  今天在六班开始上了《三峡》这堂课,我觉得这节课课堂任务布置我上的是非常简单的,分成以下四个部分:识字、朗读、听记、欣赏。但是上完了之后,我发现了以下几点,有好的地方,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好的地方:

1.文言文翻译,给学生相关注释,同桌结合注释互相翻译段落,最后齐读老师给出的注释。这是方便学生翻译的一种方法,同时难度又不是很大。而且可以提高同学们的讨论积极性。

2.最后每个人谈一谈三峡的画面,当中比较不错的设计是自己主动站起来说,这样的方法比较刺激,学生会觉得新颖,积极性会好一些。

3.课堂时间控制的比较好,整体相对完善,在下课前把本节课堂任务完成,并且还布置了作业。

  遗憾的地方:

1.上课环节过于僵硬,感觉刻板上课之后学生们的积极性并不是非常高。

2.在欣赏思考环节,我根据余映潮老师设计的问题,让学生来主要解决第三段品鉴的问题,让学生读出美感,可是这篇文章学生小组讨论的时候并不积极,有几个组尴尬的没有话说。后来在我的提示下:绝巘多生怪柏这个问题设计,才勾起了学生们的兴趣。

我一直在思考,语文学习过程中,备课过程中,什么样的抓手才是好的抓手,在备课过程中,我还是缺少设计好问题的意识,一个好的问题既应该有点难度,又应该可以勾起学生兴趣,能让他们在自己的合作探究之下发现问题的结果,获得思考的愉悦感。希望自己在不断提升之下,可以设计出一节吸引学生,引发学生思考的好课。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01 生活中如何积累聊天素材? 看到有趣的,喜欢的都记录下来,有机会就和朋友分享。 02 承载素材收集软件 有道云...
    亦亦大阅读 5,055评论 0 4
  • 今早发现一张图片,立即发朋友圈,并在评论里配了对白,没想到许多朋友点赞,还有因对白而转发的,于是把对话文字...
    俗世尘沙阅读 921评论 0 1
  • 1、Xcode真机调试包的路径: /Applications/Xcode.app/Contents/Develop...
    仅有的執著阅读 2,69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