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日更时间了,今天想说说微写作,批改一个班感受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想让孩子们学会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积累作文素材,慢慢提高写作能力。现实是学生写得不理想,上周是写景训练,每天一个侧重点,用上一种修辞手法。有极少数同学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写。可是,可是,懂我的学生太少了!怎么才能和孩子们达成默契呢?这需要我重新思考。
我要把微写作的好处告诉他们,还要指导他们怎么写?聚焦,这是法宝。聚焦一个角落。我的写作要求还要再明确,可以在课堂上当做达标训练限时完成。还要有物质精神双重诱惑。坚持写作一周有什么奖励。
要想学生懂我,我要先懂得他们。
阳光心态,看闪光点,找优点,多表扬,少批评。微笑鼓励为主,适度惩罚为辅。
专门拿出一节课来说说微写作
为什么写?
语文教师要多多给予学生表达情感的机会,“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让学生在微写作中写出思想、展现出自己不同凡响的个性。
什么是微写作
微写作,正在成为受人关注的独特文化现象。一方面,一些文学名家正在介入这一领域;另一方面,大批“草根写手”揭竿而起,渐成一种新兴写作势力;更有出版界推波助澜,索性将热门微博集结成书,使“微写作”开始军传统出版领域,2014年高考,北京已经将类似“微写作”方式的题编入试卷。
以下是几个试题:
(1)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百年间涌现出无数英烈和先进人物,请你为他们写一首小诗或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有形象。150字左右。
(2)学校要举办一次国画展览,同学们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请你介绍自己完成画作的过程。要求:言之有物,条理清楚。150字左右。
(3)“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一位十九岁戍边战士日记中的这句话令人动容。请你以“清澈的爱”为题,为这些战士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有感染力。
可见简短的文字只要聚焦到一个点上也可以很出彩。现在的广告文案和许多宣传文案都是微写作。
示例一
阅读下面文字,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微写作。(10分)
火车、地铁、公交车内的“低头族”越来越多,包括学生在内的青年人,上车后很快拿出手机,不管路程长短,不论坐着还是站着,人人都眼睛盯着屏幕……
(1)请根据上述材料进行合理想象,写一段文字,描述火车、地铁或公交车上的这种场景,200字左右。
1.写什么?
描述青年人上车后都低着头看手机的场景
2.怎么写?
点面结合(由一个或几个,到一群或一类)
氛围特定(冷漠、封闭、凝滞;寂静……)
顺序合理(或以时间为序,或以空间为序)
表达方式(多种方式综合运用,突出描写)
示例:
地铁进站了,屏蔽门在我面前徐徐打开,没有任何意外,映入眼帘的是满满一车厢低着脑袋的人,每个人的眼睛都直勾勾地盯着闪亮的手机屏幕。“不好意思,请让一让。”站在车门口的小伙不情愿地按下暂停键,往车厢深处走了两步,好像对我打断他的手机游戏不满。放眼四周,只见人们都沉迷于手中的“小小世界”,或浏览新闻,或看影视剧,或刷微博微信。有人正发手机语音,有人不时扑哧一乐,有人在屏幕上舞动着手指……我到站了,车厢中的“低头族”们还沉浸在手机带来的欢娱中。地铁门即将关闭的一刹,一个低头族才抓着手机夺门而出……
总之,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微写作是一种即兴的短小精炼的写作形式,应该引起我们的广泛关注。微写作,顾名思义, 见微知著、因微而美。简短的文字表达出作者丰富真实的内心 情感,教师灵活的恰如其分的多角度的指导,让我们的作文课堂更加精彩。通过讲解什么是微写作及他的特点,让学生有更多的了解,也有更多写作的欲望,朝着写好这一次的目标努力,一步一步向前走,师生达成默契,才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正所谓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