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落的老人

花开花落,春去秋来,他们倒下的那一刻,早已成为永恒。——《一寸山河一寸血》


村部的大喇叭一大早便响了起来,有人骂骂咧咧,嫌被搅了好觉,有人则好奇伸长了脖子想听个仔细。


不出所料,大喇叭,响来响去还是老三样。骂骂咧咧的,转个身又睡了个回笼觉;好奇伸长脖子的,则伸手揉揉发酸了的脖子,继续东家长西家短。


在村部树下的石凳上,一个老人悠哉悠哉抽着旱烟。时不时闭着眼,手轻拍着大腿,听那喇叭放着老掉牙的戏曲。


百听不厌、百听不厌啊。


迫不及待地阳光透过树叶缝隙,一股脑地将自己洒在老人身上。


树影婆娑、光影斑驳,树下的老人抽着旱烟拍着腿,偶尔哼几句小曲。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时代。


“滋……滋,喂,喂,各位村民”


“滋滋”声,出现的那刻,村中沉睡的一切,仿佛都一时间醒了过来。所有人都开始竖起耳朵,听那喇叭会有怎样的消息传出。


睡回笼觉的起了身,东家长西家短的结束了絮絮叨叨。


唯有那树下的老人,仍是抽着旱烟拍着腿,偶尔哼几句小曲。在所有人,都聚精会神竖起耳朵的时候。


“喂,喂,喂,接上级通知哈,咱村里之前凡是当过兵的,听到广播后,都到村部来一趟哈。来一趟搞撒子嘞,来了就知道了哈儿”


“哎,这村长也真是的,大嗓门把人吵醒,也不说到底是撒子情况,就只说让当过兵的去村部一趟,这不是妥妥的卖关子嘛”


“睡觉,睡觉,还以为要搞啥分红嘞,弄了半天,是让村里当过兵的去登记啊。”


“……”


喇叭的话,有人听有人不听。有人跑去田地,让家中当过兵的快去村部;有人则躺在床上,换了个姿势,继续呼呼大睡。


村部喇叭的老三样在村长的广播后,便被关了。不过喇叭关后的村部,不静反闹,很快就挤满了人。


“李哥,你也来了啊。晚上得空儿咯,去我家喝几盅”


“张姐,你这藏得深呀,没想到你也当过兵,我这怎么滴也得给你叫声老班长呀”


“小刘呀,这群孩子里就属你最皮啦”


“……”


吵吵闹闹,人声鼎沸。


有鹤发鸡皮,有血气方刚。树下的老人,仍是抽着旱烟拍着腿,偶尔哼几句小曲。


既是出尘脱俗又是矛盾的和谐。


阳光渐渐偏移,树影在老人身上勾勒出别样的形状。不知是太吵闹的缘故,还是谁的哪句话触动了老人。一直闭眼哼曲的老人睁开了眼,看着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人群,老人脸上露出缅怀的神情。


遥想当年,村部的这棵树还是拇指粗还没如今这般的枝繁叶茂。当初还年少的老人就在树旁,和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人民可以当家作主、为书本的文字可以变为现实而握拳宣誓。


老人扭过头看着天边的红日,笑了起来。


“老友,这盛世如你我所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 | 鹤湖风光 这是一个烟波浩淼的湖泊,湛蓝的湖水在晨风中静静地酣睡着。 一九九九年一个春暖花开的早晨,当灿烂的...
    鹤湖风光阅读 11,584评论 71 356
  • 谢石相简评:乡愁叙事的皈依,最终都要归向具足普适性和人民性的个人体验,所以在乡愁制度化为一种意识形态之后,乡愁仍然...
    谢石相阅读 9,818评论 1 0
  • 1966年他不知道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年月。他只是在那一年的12月出生,但在他的身上却深深地打上了那一年的烙印。他...
    啾啾之声阅读 3,240评论 1 9
  • 作家:赵树理 抗战时期,地主阎恒元把持了敌后根据地阎家山的村政权,村干部贪污盗窃,营私舞弊,欺压群众,却居然骗取了...
    狐狸书屋阅读 7,194评论 1 7
  • 那天,天阴沉沉的,窗外几朵乌云正凝视着屋内的一切。 木子焦虑地站在走廊上,“拜托了。”他对主治医生黑油说道。 黑油...
    北营房的小兵阅读 3,78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