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阅读,让世界更美好

《洋葱阅读法》

【书名】《洋葱阅读法》
【作者】彭小六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页数】P253
【推荐指数】★★★★★

提升阅读能力是我在2018年为自己设定的目标之一。所以呢,为了系统高效的掌握一套实用的阅读方法,也为了收获一群有着同样兴趣的小伙伴,我决定报名彭小六的国民基础阅读课——洋葱阅读。

到目前为止,我已经跟着六哥把洋葱阅读课从头到尾学了两遍,每遍都认真做了笔记,还参加了课后的100天阅读航海计划。一月份我又把《洋葱阅读法》这本书从头到尾读了两遍、做了一遍笔记,还复习了之前两次课程的笔记,结合去年自己的阅读经历,总算整理出了一套经过自己咀嚼后的阅读体系。

由于在多次的学习与实践中,课程中讲到的很多新思想、新知识都已经被我逐渐内化了不少,因此这套体系经历了一个从复杂到简单的过程。而现在的这个版本,我相信,对那些想先大致了解洋葱阅读的同学来说会十分受用。

整套阅读体系的逻辑很简单,是按照时间顺序,从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阶段依次展开的:

阶段一:阅读前

  • 动机:明确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和希望通过阅读达到的目的
  • 能力:找到匹配自己当前能力的书籍,从易到难入门
  • 习惯:随时带本书,每天阅读、固定时间
  • 狼牙棒策略:围绕自己的专业领域(70%)、兴趣爱好(20%),有选择地高质量的书

一本书能被我们拿起来阅读,一般需要满足三个前提:第一,我们有明确的阅读需求,也就是动机;第二,我们有能够读懂它的能力;第三,我们有阅读的习惯,或者说有专门为阅读留出时间。如果这三个条件都具备的话,阅读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会是日常生活中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

当然,如果还能科学地利用一些精力管理、专注力保持、兴趣提升的小技巧、小工具,能够为自己创造一个有榜样、有同伴的阅读氛围,那肯定是更好了。

第三期课程笔记

在这个阶段的最后,我还特意加上了六哥常常跟我们提到的“狼牙棒策略”。不为别的,就是想时刻提醒自己:书是看不完的,书单的建立也应该适当结合自己所专注的领域,并且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选书能力,多看高质量的书。

阶段二:阅读中

  • 「碎片阅读」:搜集【概念卡片】
  • 「快速阅读」:提问-预习-扫读-切重点-复习,输出【九宫格】
  • 「主题阅读」:读源头书籍、关注关键人物/技能/时间轴
    • 碎片主题阅读:“零存整取”
    • 书籍主题阅读:感性认知-建立书单-预习扫读-确定框架-寻找答案
    • 海陆空主题阅读:十年一主题
  • 「深度阅读」【钻石概念卡片】(关联:现象/比喻/故事/案例/经历;应用),探索底层规律,多场景应用

对于一本书或者一个主题的学习,六哥一共传授了四种阅读方法,分别是碎片阅读、快速阅读、主题阅读和深度阅读。我们可以把这四种方法当做四种工具——工具是由人来挑选的,这也就是告诉我们,每个人得根据自己不同的目的、职业、身份、应用场景来灵活地选用最佳的那一个或多个工具。

简单介绍一下这四种工具的使用:

  1. 碎片阅读:这是专门针对碎片时间使用的一种方法,非常适合微信公众号文章、微博短文等的阅读,它的目标就是帮我们在短时间内抓取碎片知识中的核心概念。这样的【概念卡片】在积少成多后,很有可能在之后为我们建立的知识体系添砖加瓦。
第三期课程笔记
  1. 快速阅读:当我们不确定一本书值不值得读的时候,就可以使用快速阅读了。它能帮我们在30-45分钟内快速读完一本书,并且通过填写【九宫格】,我们在阅读结束后就能立马收获九张概念卡片、一些有启发的金句以及一份行动清单。
第三期课程笔记
  1. 主题阅读:顾名思义,主题阅读是指同时阅读一个主题内的多本书籍(也可以是文章),以此迅速建立对这个主题的体系化认知。主题的选择我建议还是采用“狼牙棒策略”,选择那些我们最需要的内容进行系统化的学习,这样在学完之后才能有更多于实践中去应用的机会和动力。


    第三期课程笔记
  2. 深度阅读:深度阅读的关键在于理解。为了学以致用,我们要能够将所学的新知识与自己已有的旧知识建立联系,并不断深挖其背后的科学原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这样我们在日常的实践过程中才能运用得愈发得心应手,还能不断将这种知识和能力迁移到各个不同的场景之中。

第三期课程笔记

阶段三:阅读后

  • “行动清单”,刻意练习
  • 整理/思考:提取知识晶体、形成知识体系、建立多元思维模型
  • 分享/交流:读书笔记、书评、说书(【火箭图】)、读书会、一堂课、工作坊
  • 好书值得反复读、多角度读
  • 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阅读绝对不是读完书之后合上就完事,除非我们一开始的阅读目的仅仅是为了消遣娱乐。如果当初是带着问题才决定打开一本书的,那么阅读结束后,一定还得再做这么几件事: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列出一份“行动清单”,我个人很喜欢叫它“下一步行动”,因为这个称呼非常形象,就像在提醒着我:“hey,读完了然后呢?得做点什么才行吧?”一本书、一堂课如果能够激发我们真正做出那么一两个正确的行动,那么就可以说这钱花得很值了,可惜的是太多读者都是属于“看了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那类人。所以,读完之后的行动非常重要。

其次,我们要有意识的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里,人与人之间的竞争需要依靠自己的核心技能,而这需要我们在自己专注的领域里花长期大量的时间去打造一个坚实的知识体系。同时,我们也要注意积累自己的多元思维模型,掌握从不同维度认识事物的能力,这一点查理芒格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

第三期课程笔记

然后就是输入之后少不了的输出了。当我们对所学内容进行反复的、深入的加工,学习的效果就会越好。做笔记、写书评、做分享都可以,其中教是最好的学。不信的话,你也可以试试把《洋葱阅读法》读完后说给朋友听。有研究表明,倒不用真的教,仅仅只是抱着“要去教”的念头就已经能够大大提升学习效果了。

第三期课程笔记

接下来还想强调的是,一本书是可以反复读的,一本好书值得一读再读。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种体会,我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同一本书,每次都能有新的收获。千万不要轻易放过这些给过我们各种启发的高质量书籍,把它们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记得定期翻看。

最后,我还想重复一句六哥说过的话:“阅读本来就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我们都很幸运,生活在一个可以自由阅读的时代,我们应该好好的享受阅读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也应该积极地用阅读赋予我们的各种能力去帮助他人。

阅读,让世界更美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你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读书中也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
    yuqifuli阅读 5,542评论 3 13
  • 相信读者朋友们在生活中肯定见到过洋葱吧?就是这样哒! 剥洋葱的时候会不会辣眼睛流眼泪呢? 我想是会的,那如何用剥洋...
    楠璃茉阅读 2,289评论 0 7
  • 今日感恩: 1.感恩今天利用周末回听一尘老师的公益课及一阶的课前课,对超意识有了一些了解,对本原的大爱,对一尘老师...
    露颖_阅读 188评论 0 0
  • 对于Ian McEwan在国内的知名度我没有一丁点儿概念。当初只是误打误撞地翻开了《追日》,然后拿起又放下、再拿起...
    MonagneM阅读 259评论 0 1
  • 文/李根勇 同学们早上好!朋友们腊八快乐! 小时候常听大人讲: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今天腊八,除了...
    李根勇阅读 701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