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茶行第4日

2024年4月6日

早安保山,暂别了昌宁莽水茶!

今天一大早要从保山一路高铁到墨江,中间在昆明中转,路程前后要8个小时左右,开车时间会更长些,好在现在通了高铁,不用自己开车了,

动车上的日出

从临沧或保山茶区奔赴到古六大茶山,一向是路途用时长且累的,但“易武”也是我们做古树红茶、白茶的基地,每年关注的重点,而且易武茶一直是心之所向,再远也值得……

这次到易武前,会先去墨江、普洱学习和探访古树茶区以及发展历史。

保山—墨江

墨江县是1979年11月28日成立的中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2005年开始,墨江县便每年都举行“中国·墨江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胎节暨哈尼太阳节”。墨江县北回归线穿城而过,被称为“哈尼之乡、回归之城、双胞之家”以及“太阳转身的地方”,对于我们来说更是了解几款高端山头茶的地方。

这个县城的阳光实在是太明媚了!我们瞬间就进入了33度的夏日,不动都会一身汗。没有素食餐厅,就让店家做了三个纯素的菜,只要想,走到哪里都能吃好素:(墨江的糯紫米和软红米是当地的特产)

墨江县的素餐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隶属云南省普洱市,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市东部,总面积5312平方千米。墨江有着非常出名的三款普洱茶:分别是凤凰窝古树茶、须立贡茶、迷帝古树茶,光听名字就知道有故事

凤凰窝古树茶是在墨江的新华村洒次组与涵德村半坡组交界处,因为这一片土地之前有孔雀出没而得名。海拔1618~1783米,这里常年云雾弥漫,空气湿润,年平均气温为18℃,年降雨量达1300毫米。凤凰窝古树只有66亩、以云南大叶种为主,与森林共生,树龄在160年左右,年产春茶300公斤,非常少。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优势,为凤凰窝古树茶的高端品质奠定了基础,造就了别具一格的品质特征:汤色金黄稠绵、柔润厚实,香味独特悠然,滋味甘醇可口,且十分耐泡。

须立贡茶原产地在普洱市墨江县碧溪古镇,所谓“须立贡茶”,即碧溪须立山上出产的一芽二、三叶的“瓦雀嘴”须立茶。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须立贡茶被确定为普洱府贡茶之一。

迷帝茶原不叫“迷帝”,而是“米地茶”,因此处有米有地,为表富足之意而称作“米地”。清乾隆年间,被口口相传的米地茶,被清政府采办的官员,选作为贡茶进贡入京。相传,乾隆皇帝品到米地茶时,由于此茶种特殊,茶气浓烈,高香持久十分欢喜,道“朕品茗无数,唯他色香俱佳”,并赐“岁俸京师”匾一块。此匾由几代经营米地茶的界牌赵氏家族世传保存,只可惜在文革期间被毁。只因它几百年前迷住了乾隆皇帝,从那时才叫起了“迷帝茶”,成了魅惑君主的茶。迷帝茶汤色黄绿透亮,叶底匀齐,茶香清扬中有少许兰香,山韵明显,杯底留香,口感苦涩明显,苦显于涩,苦能化甘,回味甘醇爽滑,滋味醇厚生津。

这些茶因为古树少、产量低、价格非常贵(核心区3-5万一公斤),了解一下它们的历史就好。话不多说,直接去了一个蝈蝈很早就有了微信的墨江茶农这里喝茶。

没想到第一泡喝的是2010年用景迈古树头春料做的白茶,说是当年用大坪掌的原料做的,现在这个原料也很难拿到了。

这泡老白茶滋味醇厚,有药香、花香,一喝就是老干仓(果然是在昆明存了10年后拿到墨江的),茶汤纯粹干净且有蜜甜,确实是难得一遇的好茶!这一趟来值了,真是很幸运!比喝到几万一斤的凤凰窝生普还美,立刻我们俩就精神了。

琥珀色的老白茶茶汤
2010年头春茶饼
茶饼背面
景迈古树白茶2010春

更加幸运的是蝈蝈这几天胃不好,都不敢喝生普尤其是新茶了,打算攒着劲儿到易武喝自己要做的产品。正好今晚喝这款景迈老白茶很舒服,身体还有微汗。

这位茶农姑娘三十多岁,和我们都是十年前开始学茶的,在她这里喝到这么好的老白茶,真是善缘!

晚安墨江!对于我们来说,一泡好茶的治愈力是可遇不可求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