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千里,只为见你沧桑的容颜(3)(4)

(3)

老天像是感应到了我们想看雪的殷切的心,今天早上起床,发现真的下起了雪!

只是这并不是一场认真的雪。它们既不轰轰烈烈,也不铺天盖地,它们只是洋洋洒洒,漫天飞舞。它们细细碎碎的,被微风吹动,旋转着,在灰色的天空中划出一条条不规则的曲线,然后轻轻飘落。它们落在地上,落在车顶上,落在树上,落在小灌木丛上,落在屋顶上,它们慢慢地铺出一片片的薄薄的白色。它们也落在我们的头发上,围巾上。但瞬间被我们的体温融化。我能够感觉到它们的存在,但是,无法把它留住。

算了,不管了。谁叫我是南方人,谁叫我从没有真正看过正在落的雪。

我和女儿任性地把地上薄薄的积雪用手刮成一堆,抓成雪球,互相扔到对方身上玩。我们在地面的薄雪上写字,我们把小雪球扔到水面,看它在零度的水面上凝结成冰。我甚至想把这雪收集在罐子里,带回家,再煮开了来泡咖啡。哈哈,真的是异想天开。

但是,我明白的,就算冬去春来,也未必可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也明白,春去秋来,年复一年,天地始终留不住雪。我能留住的,唯有此刻雪地上任性的开心。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4)

这场雪也下到了大明宫。当然,只是遗址。

对大明宫的认识,还停留在周迅主演的《大明宫词》里:无尽的繁华。可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只是它的遗址。只看到残存的基坑,低矮的墙,还有破旧的地面。小雪不停地飘落,大明宫遗址的已经铺上了大片的薄雪。灰暗的天空下,她愈显沧桑。

但是如果以为她已经没落,那就错了。她的历史藏在了地下。整个遗址的地下,就是一个巨大的博物馆。

我们在博物馆中看到了当年建造时的宏大场面,看到复原的壮观宫殿。知道了她是比北京故宫大4.5倍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皇宫,知道她见证了盛唐200多年繁华。但在当年一片战乱中变成一片废墟。

我们在博物馆看到了两个石佛首,很有唐朝人物的五官特点。宽宽的脸,弯弯的眉,细长的眼。嘴角似笑非笑,似在笑看这人世。

我们还看到了精美的陶器,看到了唐三彩马,看到了温润的玉器。曾经无尽的繁华。

但是,人生无常,曾经的繁华,最终只能成为回忆。就让回忆埋于心底吧,就如大明宫这巨大的地下博物馆。藏起所有美好繁华的回忆,却只让我们看到沧桑的外表。

中午去吃了泡馍。这种当地特色的小吃当然要吃。据说这是劳动人民流传下来的吃法。每人一个大碗,两个干馍。自己撕碎后服务员端回去加上热腾腾的羊肉汤和几片羊肉。一晚下肚,已经饱得再也吃不下任何东西。又快又好。吃的东西尽可能简单,才有足够的时间去品味这悠久的历史。

下午去看《梦回大唐》的歌舞表演。尽管当年的繁华不在,但我们还是可以凭着记忆轻易地把它们复制。甚至,我们已经远远地超越了当年。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