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中国,很多老百姓都很相信命,哪怕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
山西东南部,毗邻雄伟的太行山,有一座小城,也许是受太行山的影响,这里依然是山脉横亘,即便是市区也是像青岛一样,坡多,陡坡多,但是由于生活水平不高和公共设施不太完善,以及人们观念的影响,骑电驴的人很多。在郊区随处可见青山绵延,风景如画,人们可以周末爬爬山,放松心情,释放压力,还可以骑行沿着蜿蜒的山路,汗水沾湿了衣服,伴随着吭哧吭哧粗重的呼吸声,身体得到了释放,心情也好了不少。
其中有一个山头上,坐落着一个小村庄,名为原村。据说这里原来是因为一位姓李的匠人,带着族人来山里躲避战乱,便在这里住下,村子里的女儿外嫁,又娶外面的女人进来,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这个只有李姓的村子。也有人开玩笑说,原村原来都是姓原的,姓李的来了以后,与姓原的发生了一场械斗,或者说关于地盘的争霸赛,结果姓李的胜出,但又不好意思把夺来的村子,堂而皇之的改名换姓,便保留了原名,或者是虽然是为了生存,内心还是有些内疚呢!有人说命里他们该居于此。
这里的人以种田为生,田又不是很肥沃,勉强吃得饱罢了。买东西都需要下到山下,或者到县城。听老一辈说以前人们都是沿着山上的羊肠小道步行去的县城,一般得走三四个小时,有钱人做牛车,走宽一点的土路去。现在呢,土路不仅拓宽了,还铺上了水泥,再也不会因为雨雪而变得泥泞了,老百姓都记挂着政策好呢!羊肠小道也因为挖山上的石头被中断了,幸好那条小溪还在,这是令很多人欣慰的事,即使不再去喝水了。不过路好了,走的人却少了。人们都不愿意步行了,骑着摩托车往来,或直接是汽车了,人们生活水平高了!老人们老是乐呵呵地说:“吃得饱了,穿得暖了,进县城不用走路了,社会好嘞”年轻人呢,却因为生存的需要,都离开了村子,进县城谋生路,春种秋收时回来忙活,之后就又走了,村里只留下了老人和孩子。渐渐的,人们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国家对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有了好政策,孩子们便跟着父母进城上学,村子里的人又少了。紧接着,村里的学校基本没有学生了,老师也是三天来两天,进城的孩子更多了,为了照顾给上学的孩子,爷爷奶奶也被接来做饭和接送孩子,村子里的人少了,空房子多了,到了晚上出来更是阴森森的吓人。老人说,也许是村子里姓李的气数尽了,该没落了。
今天,几个中老年妇女,沿着新修的马路,来村边栽着柳树的小广场遛弯。几件简单的健身器,一座像模像样的亭子,还有村子里用了几代人的石磨,淳朴自然。她们边走边聊,来到亭子边坐下晒太阳。年纪大了,自然东家长西家短的胡扯着,当然年纪大了,说话也就直爽地无所顾忌了。胖阿婶说:“喜鹊,听说你和柳树好呢,真的假的?”一听这话,腼腆的文秀低下了头,但心里还是好奇的,竖着耳朵注意听。而花红呢,跟文秀不一样,爽朗地笑了两声,凑热闹地说:“到底有没有?”喜鹊也不推却轻声细语地说道:“柳树老婆桃花骂我呢,说我把他们本家的树都睡遍了?”胖阿婶八卦虫被勾起了,“那你是不是?”喜鹊哈哈笑了笑,没有回答,不过那表情似乎告诉大家答案了。接着,喜鹊脸上仍然带着笑,只是声音里不知怎么像是有几分悲凉,说:“我们家的身体不好!”胖阿婶穷追不舍,“那他今年又病了,你又跟谁好呢?”喜鹊别过脸,依然笑着说:“不告诉你”。虽然没有听到答案,但是善良的村里人既没有指责她的不道德,也没有逼着追问。他们继续聊着,仿佛一切都是云淡风轻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