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余味

文字留在身上的余味,好像寂寞的拾荒者。

我矫情的写着下面的一段话:

“这小说主人公人生的境遇,竟跟我特定时期的内心独白,有几分难以名状的相似之处……”

算是对《春风沉醉的夜晚》的个人体悟。此文作者郁达夫,落款于1923年。

而我如果没有记错,这篇文章曾入选我们那个年代的高中《语文读本》,但具体哪一册已经记不清。

却也依稀记得当时,一个人在家聊赖,也是在五月乍暖时候,品呷作家容且这般细碎道来的上海故事,羁旅之情节,长短之句式,让人迷痴。

后来才知晓,这故事,不过小说杜撰而已!

内心好不失落。

我宁愿信其真。

单从这些年我的经历而言,浮沉起落,这掩靥的独白,梗介的情怀,已然与我遥空呼应了。

也曾在租房处相识于城市里的陌生人,只知他们三人在某个酒店打工,恐在厨房——衣服常带有油星散发而挥之不去。

这陌生人,有时晌午就回,有时夜归——即便如此,楼道里我们还是互不照面,他向左走,我向右走。

会抖然发觉,原来彼此租住的邻居,内心深处还是那么的遥远。惟见走廊上晾晒着刚浆洗过的白色工服,涔涔的还在滴水;隔壁时而响起觥筹交错的哗音,以及啤酒瓶散落一地的清脆;会听出他们电话的调情,男生吻过绕指可柔的气语,女生回应以娇嗔的鼻息。

或许在时间轮回的1923年,我也会是小说那个落魄的颓唐者。用脚步丈量过一段红尘,用浮生周遭了一方境遇,至此,却唯有抱着百无一用的职业,去臆读羁旅的残缺。

千帆阅过,殊途同归。

好比“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却从此只怨庄生的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引言:根据中国历年出生人口统计数据显示,大约有25282644人出生在1987年,其中男性13619530人,女性...
    高傲的犀牛阅读 1,696评论 0 1
  • “根子啊,你要不管二妮,她可就没活路了。”沈婆坐在我家的炕沿上,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跟我爹哭诉着。 “二妮她是傻了些,...
    有阳光真暖阅读 506评论 0 10
  • 1.2 1、你每天说的话,表达的观点,看似是针对外界,但实际上你才是被影响的最深的人。 这句话很好理解:当你的话说...
    理工男日记阅读 535评论 0 0
  • 一 男孩牵着女孩的手,在河堤上漫步,两个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自己身边发生的趣事。 慢慢悠悠的在河堤上走了快一个小时...
    雷雷莫阅读 18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