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56期“缝”专题活动。
母亲老房子里那台冰箱是八成新的,犹记得让工人拉走那台母亲用了20年的老冰箱时她的不舍。“花儿,再修一下吧,以前都能修好,这次怎么就不行了呢?”母亲手里拿着抹布站着。
“哎呀,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妈妈,你别管了。真是的,修了不下十次了,真愁人。”姐姐嘟囔着,又耐下性子哄劝母亲。
后来我想母亲舍不得应该是它的陪伴,承载着很多很多故事的陪伴。
母亲那一代人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经历过物资匮乏的时代,所以格外惜福,节俭早已刻入骨髓。袜子破了,她补了继续穿;收音机坏了,她会送去修理;她的那个老茶杯,更是锈迹斑斑,被她使用了一辈子。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是他们那整个一代人的共识。
母亲总说,过日子哪能不缝缝补补。啥坏了都换新的,那不是过日子,那是败家。母亲他们那些老辈人就这样,日复一日,缝缝补补,一年又一年。他们把日子过成了潺潺流动的小河,静谧温暖。
我们这一代人算是兼容又承上启下的一代,认可父母那辈勤俭持家的传统,但也愿意接受新的事务,接受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到我们的孩子这代,九零后,零零后,我最常听到的就是,“哎呀,这个不好用了扔了吧,买新的。这个也太老了吧,换新的。吼,他居然敢这样不在意你,还谈什么,必须分手啊,留着过年吗?哦哟,过不下去,离婚就好了,有什么大不了的……”
青春的脸庞,意气风发,恣意飞扬。太多劝说的话堵在心口,我不想说,人生这条路只有自己蹚过,才会懂。
起初,都以为是完美的,完美的衣服,完美的日子,完美的感情,守着完美的岁月。
后来,会懂得,哪一样,不缝补,都无法长久。
因为任何物件都不仅仅是物件,经历过漫长的陪伴,它们早都承载了很多的意义和记忆。
一个皮包,跟了自己很多年,坏了拉链,割破个口,特别心疼,总是想尽办法将它补好。用来陪,未来的路。
一件衣服,有了某种特殊的意义,不慎损坏,也不舍得丢弃,肯定愿意花重金也要修补好。用来等,某个日子,打开那个封存的美好
缝缝补补,有时候在乎的并不是物件本身,而是拥有时的那份情感。它们不再只是物,而是一个老友,一个见证,它在,曾经就在。
感情,更是需要缝缝补补,没有永远的完好如初,只有无数次磕磕碰碰之后的努力弥补。
恋爱时的甜甜蜜蜜,会被漫长的婚姻消磨得没滋没味。总不能像口香糖那样,没味了就吐掉。只有不断地补充甜蜜素,才能维持咀嚼的时间。
破损过的婚姻,更不可能一棒子打死,犯错就离婚,不满意就哪来回哪去。婚姻不是商品,无法规定保质期。只能自己不停地修补,让一个老物件也能泛起新鲜的光泽,有了终身持有的欲望。
日子,就是这样,补旧,缝新,又一年。
那一年,我们补了封控三年积累的痛,懂得欠下的,总是要还的。在那些发烧的日日夜夜里,我们缝着扛过去的希望。
那一年,我们补了封控三年不得的自由,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补一场说看未看的电影,补一场说谈未谈的恋爱。在这些自由的时光里,我们缝上了飞翔的翅膀。
补得可能还很粗糙,但是努力的样子就是缝在上面的花,怎么看,都很美。
缝缝补补,暮暮朝朝。辞暮尔尔,烟火年年。
愿破碎的时光,缝新补旧,依然是完整的一年。愿老去的妻,补旧缝新,依然是你想见的现任。
日子没有长短,红尘只有波澜,有的人在红尘中寻找不如意,有的人在不如意中寻找烟火红尘。
人生没有完美,缝补就是人生。圣人修补家国,凡人缝补日子。长短都是衣褂,五颜六色都是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