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了解一个领域最简单最快的方法。有个概念叫「思维密集度」,也就是别人准备这份读物所花的时间,除以你阅读这个读物所花的时间。比如人家用了1000小时才写出这么一本书,你两小时读完了,这本书的思维密集度就是500。
一篇网文——比如博客或者公众号文章——你三分钟读完,人家可能写了三天。杂志长文,你20分钟读完,记者很可能花了4个月才写成。而一本书,你5小时读完,人家作者写的可能是15年的经验。
读书是最划算的。当你选定一个领域展开学习的时候,建议找以下五本书来读:
第一本是通俗易懂的畅销书。它能让你迅速了解基本知识,熟悉这个话题。
第二本是热门书,通俗性稍弱一点,技术性稍强一点。这本书能让你能体会到其中技术性的乐趣,你会感到兴奋和刺激。你要把其中最喜欢、最能激发你的想象力的东西记下来,这种细节往往是你要找的方向所在。
第三本是专家的视角。这本的技术性更强,作用是让你看到专家是如何考虑问题的。特别是这种书能给你带来大局观,能开拓你的视野。
比如同样是讲树木,这种书会从系统生态学的角度去谈树木,帮你跳出来,从更大的视野去看这个问题。同样是研究夫妻关系,这样一本书能够从社会心理学、甚至从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来分析夫妻关系的演变。这种视角能给你带来高观点。
第四本是一本真正的硬书,是最难啃的一本,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写给专家看的书。读这种书要识别的是现在专家对哪些话题最感兴趣。同样是讲人工智能,通俗的书会讲人工智能有多强、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人类的工作之类,而这种书则会讲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真正难点所在,比如卷积算法的命门。读这样的书你会发现一些流行观点是错的。
第五本是关于领域未来走向的书,它能让你感知到最前沿的东西。
但是不管你怎么读,这里的心法是一定要主观地读,要带着问题和方向性,从以下三个点来读:
第一点,领域的历史叙事。这个领域的大故事是什么?大图景是什么?以前困扰人们的是什么问题,解决了那些问题又来了什么问题,现在大家最关心的是什么问题?你得抓住其中的「主要矛盾」。
第二点是相关的术语。什么叫「不确定性原理」,什么叫「自旋」,什么叫「定域性」?这些行话不懂你没法跟内行交流。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你要把让你感到兴奋的东西记下来。这些是刺激你下一步思考的东西,是你行动的方向。
这里说的读书,不是为了总结那些书的主要内容,没人会考你。高手学习一定是以我为主,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技术基线,作为下一步学习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