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这本书中的主人公乔希最近很苦恼,他对当前的工作已经丧失激情,完全提不起劲。
尽管乔希在职场一帆风顺,在工作多年后,他还是不可避免地进入了职场倦怠期,工作不再有冲劲,热情褪去,几乎没有想法和活力。
恰恰是在这个时候,他接到了猎头公司的电话,有一家公司邀请他加入。乔希跃跃欲试,甚至订好了机票……
换一份工作真的能够重新拥有快乐吗?乔希是否真的如愿了呢?
《种子》的作者乔恩·戈登是一名企业家,演讲大师,他是《华尔街日报》亚马逊畅销书榜作家,在全世界拥有数百万读者。
他善于讲述一个个轻松愉悦而又充满哲理的故事,帮助我们走出迷茫,在生活与工作中找到目标与幸福。
01 快乐没有了,这份工作还要不要?
“快乐是一种心境,也是一个选择,我们的快乐不是源于从事什么工作,而是源于我们如何感受这份工作。”
乔希的心思不在工作上了,他的老板明显地看出了他不在状态。
老板并不打算放弃乔希,他们为了培养乔希投入了太多,乔希依然是公司很有价值感的职工。
爱惜人才的老板决定给乔希两周带薪假期,让他放松一下,在这期间乔希可以考虑是继续留在公司还是另谋高就。
在休假期间,乔希接到了猎头公司的电话,并接受了新公司的面试邀请。
乔希怀着激动的心情幻想着自己的新工作,想象自己在新的公司充满激情、活力满满,用新的创意迅速在新公司获得话语权。
在前往面试的飞机上,与他邻座的乔治得知乔希的迷茫和想要跳槽的打算,分享了自己起起伏伏的职场经历。
乔治原本是一家公司的区域总监,却不料跳槽后不到一年遭遇裁员,甚至因为还不起房贷一度想要自杀,在幸好在朋友们的帮助下他重新找到了工作,再次成为新公司的区域总监。
乔治告诉乔希,自己盲目选择跳槽最大的教训是在原来的工作中还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还有成长的空间。
“我们看待工作、感受工作、进行工作的方式,都会影响我们在工作中的快乐。”
如果以寻找快乐为理由换工作,可能我们永远也不会得到快乐;而以寻求自身发展为目标去对待工作,我们会不断提升自己,挑战自己,遇见更好的自己。
02换工作前问问自己,你全力以赴了吗?
“把种子种在现在工作的地方,带着对学习、成长和服务的热爱,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
阿里巴巴前总裁卫哲的第一份工作是秘书,负责每天把报纸上重要的新闻剪下来供领导阅读参考。他经手的信息总会影响左右领导的决策,影响到公司经营。他收集的剪报被誉为“一字千金”的“绝密”材料。
工作不到一年,卫哲就被任命为证券资产管理总部的副总经理。他后来离开第一任领导闯天下,成为世界500强企业最年轻的中国区总裁。
把普通的工作变得不普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卫哲正是凭着这股韧劲,在职场脱颖而出,成为顶尖的领导人物。
如果说大多数人从底层做起需要比别人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那些本就处在高层的人就可以“躺平”吗?
罗振宇是得到App创始人、《 逻辑思维》的主讲人。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做每份工作时,都在想着不仅仅是为了这个老板工作,还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为下一个老板工作。”
在职场中随时可能离职,而积攒能力随时为下一份工作做好准备,这是一个知名大V的危机感。
作为普通人,我们更应该对自己的能力和处境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如果放弃现在这份工作,我们怎样才能在争取下一份工作中赢得优势?
正如乔治告诉乔希那样,“每份工作不论好坏,都是训练我们应对未来。每一次挑战,只会让我们变得更坚强。”
如果我们在工作中感到迷茫的时候,不妨问一问自己,在现在这份工作中,是不是已经学到了应该学习的全部内容,有没有发挥出自己的全部优势,有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为公司创造价值,更是要全力以赴,把自己价值属性拉满,让自己成为无可替代。
03相信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
“如果你全心全意追寻你的人生意义,上帝就会给你打造一个美好的人生。”
听完乔治的分享,乔希决定不去面试了,他要返回现在的公司,发挥自己的潜能。
乔希不再觉得自己是一件家具或者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他相信自己是一首交响乐中的一枚音符,他决定尽自己所能把这个音符弹奏好。
乔希决定让自己成为工作中与众不同的人,他要为自己而活。乔希给自己制定了新的工作要求:有意义地服务、创新和沟通。“
乔希发现销售数字对于提高工作绩效和经济效益的作用是有限的,激发员工的热情和活力能够带动销售数字的增长。
他的经营理念得到了首席执行官的支持,但销售收入评估显示他负责的销售额正在下降。乔希的计划即将被终止,首席执行官决定多给他六个月的时间来证明这个计划的正确性。
好在经过六个月的努力,乔希的计划取得了成功,销售额也上涨了,计划成功了。
只要你不向这个世界认输,世界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你输。
你所清楚预见的、热切渴望的、真诚追求的、全心全意去争取的,都会自然而然地实现。
04写在最后
蒲公英不会飞,但它的种子却借助风的力量飞到了世界各地,由一棵蒲公英长成了一大片蒲公英。
乔希的经历在每一个职场人身上都能看到影子,他经历过的迷茫、挣扎和痛苦我们都会经历,希望他走过的弯路都能成为职场人的避坑指南。
我们要坚信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天赋和意义,以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