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开车在街上游荡,漫无目的,只为散散心,突然看到一家老家面馆:河南滋补烩面!我熄火停了了下来。烩面馆在一条小路上,传统的红底白字的招牌,对比旁边拉兰州烩面通体发亮的字体,黑夜里,他家的招牌显得既暗淡又普通。现在已经是初秋的晚上,温度正好,不冷也不热,烩面馆门口的几桌彪形大汉,足见他们家人满为患。与周边兰州拉面、长陆快餐店的冷冷清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父亲从小就告诉过我:挑饭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哪家的人多!
走进去,我挑选了一个角落的桌子坐了下来,要了一份烩面,老板听口音也是老乡。这种小饭馆,饭店的桌子上总是有一层浅浅的油,那可能是桌子常年在食客饭菜浸润中留下的痕迹吧,苍蝇管我看应该都是这样吧。愿意来着门店的食客似乎也并不受这些东西干扰。
门口几桌大哥,一桌的大哥已经开启微醺聊天模式,大哥叼着烟,低声聊着或者工作或者生活的事情,初秋夜里,苍蝇小馆前,露天畅聊,似乎再有钱优势的人在这接地气的场景下,也会放松下来,感情和工作交织这互相彼此成就;另外一桌人数有点多,类似于公司聚餐那种,看见几个在对拼吹啤酒,让酒劝酒的声音此起彼伏,几个大哥的嘴好像已经嫖了,笑声响彻夜空,卡车从旁边呼啸而过,大哥笑声依然很有穿透力,依稀讨论着五十块钱,三十块钱的事情,这桌大哥在东一句西一句,似乎这种半醉下畅聊劳动者之间沟通最简单而朴素快速的一种方式;更大意义上来说,这是一幅浮世绘。
我的面上来了,白色的汤底里面,几根长长的宽面,海带、葱花、一两片羊肉,这样一个混合搭配第一眼就把我思绪带回老家。尝一尝,似乎没有老家烩面的汤那么浓,但是食物就是这么神奇,只要碗里组合大差不差,最后总能组合出你记忆中老家面那种熟悉的味道,组合出那种蕴含在20岁前记忆里面最熟悉的味道,这种味道注定伴随你一生,似乎我们的胃里面都装着一个关于儿时,关于老家味道的记忆体,据说这个还有一定的生理学依据!
面吃完了,那满足的感觉是一种胃和思乡情绪的联合共鸣,这种满足感是又一种悠远和持久的感觉,食物就是这么神奇,不同人人吃一样食物,体会可能天壤地别,这个尘世里面我们都很累很匆忙,上天总会为你开一扇门,然后短暂的忘记忙碌和劳累,就像佛家的八万四千法门,小小烩面成为打开老家幸福感的法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