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的清晨

乡野的清晨是从凌晨五点开始的。

天刚蒙蒙亮成半透明的鱼肚白,露水就已经把草叶坠成水晶串,在微曦里轻轻摇晃。暑假回老家的这些日子,我总被这样的清寂唤醒。没有空调外机的嗡鸣声,只有穿堂风带着草木香,从纱窗缝里溜进来,在枕边打着转儿。

最先打破宁静的是鸡群。母亲养了很多鸡,留着过年去集上卖或是自家吃。大公鸡许是急性子,扑棱着翅膀跳上柴垛,清亮的啼声像颗石子投进晨雾,一圈圈荡开。接着邻居家的鸡也开始咯咯咯地应和着,像是鸡群界的“二人转”。不一会儿,母亲便打开鸡笼,在地板上撒玉米粒。混着鸡鸭的啄食声,成了清晨里美妙的序曲。鸭子们最是热闹,一见到池塘就扑棱着下水,绿头鸭的脚掌划开镜面似的水面,漾起细碎的金波,惊得岸边蜻蜓慌忙起飞。

大黄狗趴在门槛边打哈欠,尾巴有一下没一下地扫着地面。它从不屑于和鸡鸭计较,只在看到母亲时才抬抬眼皮,摇着尾巴,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呜咽,像是在和母亲打招呼。屋檐下的小花猫早已精神抖擞,正蹲在墙头盯着菜园里蝴蝶,尾巴尖轻轻颤动,浑身的绒毛在晨光里泛着暖黄的光晕。

天边的云是最灵动的景致。起初只是淡淡的几缕,被晨风揉成棉絮的模样,贴在青灰色的山尖上。渐渐地,东方的霞光漫过来,给云朵镶上金边,有的像奔跑的羊群,有的像展开的绸缎,还有一团团的,像是谁把棉花糖撒在了天上。山影在晨光里渐渐清晰,青黛色的轮廓温柔地起伏,半山腰还缠着未散的薄雾,像是给山系了条白色纱巾。我搬着竹凳坐在院里,看云慢慢游过山头,看阳光一寸寸爬过对面的屋顶,心里被故土的风景填得满当当的。

菜园子在晨光里透着水润的绿。青椒挂在枝上,顶着嫩白的花;番茄红得发亮,露珠在果皮上滚来滚去;黄瓜架上垂着弯弯的果实,绒毛上还沾着泥土。母亲挎着竹篮择菜,指尖碰到菜叶,露珠就簌簌往下掉,落在她的胶鞋上。远处的玉米地更热闹,一人多高的玉米秆挨挨挤挤,叶片在风里起舞,玉米穗上红缨子轻轻摇晃,小时候我还会和小伙伴们一起把红缨子编成小辫子。稻田里的稻穗刚灌浆,沉甸甸地低着头,风吹过,稻浪一层叠着一层,送来淡淡的稻香。

在城里待久了,总觉得时间是被钟表切割的碎片,脚步追着截止日期跑。可在乡野的清晨,时间是流动的溪水,是云影掠过山坡的痕迹,是庄稼拔节的脆响。这里的清晨没有匆忙的脚步声,只有自然的呼吸。鸡啼是晨的序曲,云动是天的诗篇,菜香是地的馈赠。

太阳渐渐升高,露水被收进阳光里,周围都是相熟的邻里乡亲。我深吸一口气,草木的清香混着泥土的气息漫进肺腑。原来最动人的时光,从不需要刻意追赶,就像这乡野的清晨,只需静静感受,便会在心底长出温柔的根。

写在后面:本文发表于《巢湖晨刊》,谢谢编辑老师,回到故土,万物可亲,有很多素材能写,会继续加油哒。


丢丢姑娘,二胎妈妈、语文老师、文字和摄影爱好者。做个好妈妈的同时努力工作用心生活,用一支笔一个镜头记录一切人间值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