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与仁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如礼何”是如……何”句式,指对礼怎么样,“乐”指音乐,是构成古代礼制的重要部分,所以“礼乐制度”指的是包括音乐在内的古代礼仪制度,并非今天我们说的单纯用来欣赏的音乐。

这句话的大意是,孔子说:“人如果不仁的话,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人如果不仁的话,怎么对待乐呢?”

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礼与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这里,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换言之,一个人如果自己不省悟,文化与艺术对他又有什么用呢?基督教义中也有这样的教导:没有了仁爱,动听的语言不外是“鸣的锣、响的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