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砺剑,今朝试锋芒,”又一年高考季,全国千千万万的考生们,怀揣着梦想与期待,踏入那承载着无数希望的考场。高考,犹如一座巍峨的山峰,学子们历经寒窗苦读,拾阶而上,只为在这关键时刻逐梦前行,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
每年的高考第一科是语文,而高考的作文题是高考中很热的话题。不仅是考生在拿到试卷的时候先看一看作文题,如果是平时练过的,便觉得踏实了。而场外更多的人们也都在期待着高考作文题的现身,作为老师就想知道自己今年的作文指导训练方向对了没?高考作文题意义非凡,影响颇深。一年一度的高考作文,让世人津津有味的品读,从中读懂国家和时代的期许。
01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汇总来了
全国一卷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他想要给孩子们唱上一段,可是心里直翻腾,开不了口。
——老舍《鼓书艺人》(见全国一卷阅读II)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艾青《我爱这土地》
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穆旦《赞美》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全国二卷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昨夜闲潭梦落花”“我欲因之梦吴越”“铁马冰河入梦来”……梦往往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呈现我们的感受和期冀,为我们打开更浩瀚的天空。我们也常常向别人讲述自己的梦,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梦,以行动实现自己的梦。
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将梦赠予他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北京卷
试题内容:
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1)学校国学社拟邀请一名学者来校做题为“古人的修身观”的讲座,请你给社团公众号写一段关于讲座的宣传语,吸引更多同学来听。要求:语言得体,有吸引力。
(2)教师节到来之际,班级准备开一次班会,为老师们颁奖,请你参与奖项设计。你最想设计一个什么奖,为什么?要求:写出该奖项的名称;言之成理,条理清晰。
(3)请以“轻”为题目,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1)运动员在中长跑时会出现“极点”反应:呼吸艰难,四肢乏力。但通过调整节奏、激发斗志,越过极点后,身体会重获活力,奔跑会进入新阶段。这样的现象被称为“第二次呼吸”。其实,很多领域都存在类似现象。
请以“由‘第二次呼吸’说开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字在闪耀,如比赛记分牌、新年倒计时、车站电子时刻表、智能家电显示屏等。数字闪耀之时,可能是激动的时刻,可能是收获的见证,也可能是幸福的日常……
请以“当数字闪耀时”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天津卷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车轮的辐条一根一根,向心辏集,连接起居于中心的轮毂。辐集而轮运,劲直的辐条汇聚于轮毂,车轮支撑起载重的车辆,滚滚向前。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上海卷
试题内容:
有学者用“专”“转”“传”概括当下三类文章:“专”指专业文章;“转”指被转发的通俗文章;“传”指获得广泛传播的佳作,甚至是传世文章。他提出,专业文章可以变成被转发的通俗文章,而面对大量“转”文,读者又不免期待可传世的文章。
由“专”到“传”,必定要经过“转”吗?请联系社会生活,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看了这些题,你会怎么写?
02 题目:让梦想照进现实
“昨夜闲潭梦落花”的怅惘,“我欲因之梦吴越”的神往,“铁马冰河入梦来”的赤诚,梦,自古以来便是人类心灵的隐秘花园,承载着情感的波澜与理想的星光。它不仅是个人内心世界的折射,更蕴含着传递与共鸣的力量。倘若有一天,我们能够将梦赠予他人,这绝非简单的情感传递,而是一场心灵的共振,一次希望的燎原,让个体之梦融入时代星河,照亮更多人的前路。
梦是个人内心世界的诗意独白,反映着我们的感受与期冀。诗人在梦中寄寓情感,游子于梦境遥思故乡,创作者从梦中汲取灵感。达利在梦境的荒诞中捕捉超现实的艺术灵感,创作出扭曲时空的画作;JK罗琳在梦中邂逅魔法列车,从而构建出宏大的《哈利·波特》魔法世界。这些梦境,是他们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想象的具象化,是自我探索与情感宣泄的独特路径,为个体打开了认知自我、追寻理想的精神通道。
然而,梦的价值不仅在于自我表达,更在于分享与传递。当我们向他人讲述梦境,用文字记录梦境时,梦便超越了个体的范畴,成为连接心灵的桥梁。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飞天神女的绮梦跨越千年,向世人诉说着古人对自由与美好的向往,引发不同时代观者的共鸣;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的呐喊,将个人对平等的渴望升华为群体的追求,激励无数人为正义而战。这些梦的传递,打破了时空与个体的局限,凝聚起共同的信念与力量,让梦想从个人的火种燃成照亮社会的火炬。
若能将梦赠予他人,这将是一场意义深远的精神馈赠。赠予梦,是给予他人希望与勇气。在黑暗中迷茫的人,或许会因他人传递的梦想而重燃斗志;在困境中徘徊的灵魂,或许会因他人分享的愿景而找到方向。就像袁隆平将“禾下乘凉梦”分享给世界,激励无数科研工作者投身农业研究,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而努力;张桂梅校长用自己创办女子高中的梦想,点燃了大山女孩们的求学希望,改变了她们的命运。梦的赠予,是将个人的精神力量注入他人生命,让梦想在更广阔的天地间生根发芽,绽放出绚烂的花朵。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梦的赠予不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传递,而是基于现实的激励与指引。赠予梦想,更要教会他人用行动实现梦想。就如北斗团队将星辰大海的梦想化为日夜钻研的行动,不仅自己实现了卫星导航系统的突破,更以攻坚克难的精神激励着无数科技工作者。梦想唯有与脚踏实地的努力相结合,才能从虚幻的憧憬变为真实的成就。我们在赠予梦想时,也要传递实现梦想的勇气、方法与坚持,让受赠者拥有逐梦的能力与底气。
梦是心灵的翅膀,赠予梦则是赋予他人飞翔的力量。从个人内心的隐秘花园,到分享共鸣的精神桥梁,再到赠予他人的希望火种,梦在传递中不断升华,迸发出改变世界的力量。让我们以梦为舟,在实现自我梦想的同时,将希望与憧憬赠予他人,让无数的梦想汇聚成时代的洪流,共同驶向更美好的未来。
写在最后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夏天,学子们逐梦前行,向着心中的理想大学迈进。愿他们合上笔盖的刹那,有着侠客收剑入鞘般的骄傲;愿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继续保持这份对梦想的执着与追求,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相信每一位经历高考的学子,都能在这个夏天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在逐梦的道路上,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