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之痛

我想,冥冥之中,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就是为了将自己从痛苦的牢笼中拔出来。再回首童年那段时光,我能不再计较过去,我能淡然处之。我很庆幸我有自我解救的能力,我没有活在那些痛苦的旧时光里,而是重新定义了自己的人生,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选择教师这个行业,这一生离不开的一个词就是“教育”。你对所有的事情,都能站在一个教育者的角度去看问题、分析问题。当这一切的现象,都能从教育的角度解释它存在的原因时,再回首那些童年之痛,你就会自我治愈。前不久热播的《人世间》,周蓉为了自己的发展,将女儿冯玥玥寄养到弟弟家,每次周蓉回娘家看小玥玥的时候,她像极了我小时候,面对母亲生疏、逃避。后来,冯玥玥长大了,和母亲的矛盾凸显出来,冯化成和周蓉争吵时,他说,他在一本书中看到,0—3岁是建立母子关系的关键期,如果在这个时期内,孩子与父母没有建立情感链接,那么孩子与父母就很难恢复内心亲密的感觉。看到这一集时,我流下了泪。

恢复内心亲密的感觉,真的很难。

张文质老师多次提到童年的幸福,最核心的东西就是跟母亲生活在一起,有母亲足够的陪伴就意味着有足够的幸福。陪伴就是爱;没有陪伴,就没有爱。没有陪伴的孩子在安全感、认同感、个性上都会出现很大的问题,这是教育研究必须关注的问题。

我很赞同他的观点,我极度缺乏安全感。我总喜欢在封闭的环境中,睡觉前,卧室的门一定要紧闭。大学时谈了一段异地恋,也因男友给不了我安全感,而最终放弃。因此,我特别反对家长外出打工,让孩子和老人在一起生活。我也格外关注那些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在他们生日时,我会送上祝福。童年真的很重要,错过了,就是一生遗憾,再也没有机会弥补。

童年是无法弥补的。作为一名教育者,看待自身问题,又该如何心里自愈呢?

在当了教师后,我开始读大量的书。在读了心理学书籍后,我似乎渐渐懂我自己。我开始自我教育、自我革新。我开始为自己投资,26岁时,我学习游泳,到健身房打卡,成功塑形,至今保持了一个好身材;我每个月都要买书,坚持每天早上5:30起床,读一个小时,让我保持不被世俗之气腐蚀;我自学画画、剪纸,竟然发现自己在艺术上如此有天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先后在雅加达、曼谷教过华文,工作之余,我感受当地民土风情。

我不做无意义的社交,晚上不赴约(多数肥胖都是晚饭造成的)。一杯咖啡,一本书,就足以感受生活的美好。教师,就该有这样的人生,远离世俗,静静地教书,静静地生活。

我活出了自己。我不再从别人那里寻求所谓的安全感。当我处于安静的环境中,翻开一本书,细细咀嚼,我总能找到心灵相通的语言对话,给我慰藉,似乎也是一种安全感。

我不会再苦恼于母女关系的不和谐,那些无法改变的东西,就让它大大方方地存在吧!我还要怀着一种感激之情。因为,生活还是偏爱我的,父母没有把我送给别人,没有让我受过疲劳之苦。这样看来,我所谓的“童年之痛”比起失去亲人的骨肉之痛,是小痛见大痛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为什么这么害怕母亲呢? 听姥姥说,在我还未出生的时候,母亲一直盼着是个女孩。等我出生了,计生委的要抄我们家,父母...
    亦木老师阅读 1,774评论 0 0
  • 那支自动铅笔是当时最流行的针管式自动铅笔,像极了打针的针管,不知道母亲什么时候给他买的,我很喜欢,就从哥哥...
    亦木老师阅读 1,924评论 0 2
  • 张文质老师的书中,多次提到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童年所受的伤害往往是能够伴随一生的,它在那里一直发酵,...
    亦木老师阅读 1,131评论 0 1
  • 1.开学了 新生报到那天,秋高气爽,万里无云。为了给孩子们留下美好印象,我花了整整一...
    慧言悟语阅读 4,567评论 2 10
  • 最近一直在追《人世间》,电视剧《人世间》的结局相对原著比较暖人心。 周秉义退休后和郝冬梅开始了旅居生活,他们回到了...
    蜗牛reader阅读 9,200评论 25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