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桀骜独狼
与书结缘,想想也有三十年的时光,第一次对书有特别的记忆源于一次和父亲洗澡的经历。
那时家里还在住平房,每逢洗澡时都要和父亲去街上一个公众澡堂。洗澡本身并无太多乐趣,但每每洗完回家时都要路过一个新华书店。那时的书店很小,所有的书也都摆在货架和柜台里面,一般也不会让我这个年纪的孩子轻易碰到,但有父亲的陪伴则是另外一番景象。当时的书大多以连环画和小人书为主,大多是单本,也有像名著中某个片断节选的上下集,偶尔可以看到《西游记》那样的几十本套装装在塑料包装袋中。外面印着简单的孙悟空造型和每一集的名称,当然最后自然少不了不菲的价格,甚为珍贵。
至今我还记得父亲给第一次买书的情节。当时,虽然对书店很是喜欢但对买什么书还没有概念,当我环顾四周对琳琅满目的书籍犹豫不觉时,父亲对售货员说拿一套上下集两本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当时的我对于这个名字完全不能理解,在看到内容之前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的认为这是一本和炼铁有关的书并不是我真的想要的,待回到家真正打开时,一下子就被其中的内容吸引,一口气的读了下来,保尔的形象也成为了对我和我们这一代80后影响最大的精神偶象。
到后来,每次洗完澡路过书店我必央求父亲带我进去看看。洗澡后去书店已经成为了我和父亲不约而同的默契,父亲的性格大多宠爱与我也就同意了,当然每次我也是满载而归。
其中价格最为贵重也是我最喜欢的当数整套的三十五本《西游记》了。价格在11元。那时的书大多价格不高,一本几角钱左右,所以当我拿到父亲送我的这套价格不菲的《西游记》时,感到尤为珍惜,每次看完后都小心翼翼装进那个看起来并不怎么结实的塑料包装袋中,小心的收藏着。渐渐地,写字台的三个抽屉中,几乎摆满了父母亲给我买的各种书籍,书的种类和内容也由最开始的小人书和连环画变成了更为丰富的少儿百科全书和365个夜等。当时家里住在一个独立的大院里,因为是自己家的院子除了我们就只有爷爷奶奶了,甚为自由。父母上班的时候,往往会把有电视和其他物品的里屋锁起来,留我在外屋和院子中玩耍。每次上锁前,我总会习惯性的把写字台中笨重的抽屉整个拿了下来放在外屋的炕上,只要有这抽屉书的陪伴,我可以整个下午不出门。沉浸在的阅读的世界当中也成为了童年最快乐的回忆。
转眼,上了初中,学习渐渐地紧张了起来,很多书在望子成龙的父母眼里也成为可能会影响我学习成绩的闲书,不在那么鼓励我看了,当然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减少了很多给我买书的费用,那个时候,在呼和浩特这样的二线城市还没有大型可以自由阅读的书店,我只能在无聊又很想看书的时候,去一些知道的旧书店和书摊游逛。因为那些地方平日人就不多,加之多为收来的旧书,所以店主往往不介意我经常过去,在那里我又一次感觉到了书籍的力量。旧书店的书,多为民间收集而来,大多以废纸的价格论斤买来,也有一些是从一些工厂的图书馆里收购而来的,内容多样,店主往往是爱书人士,买回来后,重新整理分类按对书的评估重新标上价格。当时大多收上来的书都是国内外的文学名著为主,其中不乏很多大家翻译的名著。其中一套了出版于1983年由傅雷先生译作的《约翰 克利斯朵夫》是我当时的最爱,虽为旧书但就价格而言甚至比当时的新书还高,为了得到这套书,我经常帮店主打小工搬书,整理旧书等,最终以极低的价格如愿以偿的得到了这套陪伴至今的名著。
到了高中的时候,书和音乐一直是陪伴我最久的伙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中有了越来越多的小书店。而当初陪伴我成长的新华书店转眼成为了屹立在城市中央的图书大厦。和之前相比,这里的图书数量上也增加了许多,更开放的阅读空间和多样性的图书种类丰富着和我一样爱读书人的生活。也成为了我最长去的地方。虽然很爱书,毕竟还是在上学阶段,能用来买书的钱还是又少,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留在书店阅读。起初的时候只是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时间久了,看的书的种类和范围也越来越多。在书店阅读自然有不一样的好处,当你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查阅,但你看到一本好书中引用的其他书籍内容时,也可以第一时间在书架上找到后延伸阅读。
当然书店毕竟是一个公共场所,有一些自己喜欢的书还没有读完就会被其他读者买走,为了保留住自己喜欢的,我也经常会把它们放在那些冷门书架上。那些书架大多无人问津,售货员也不经常查看,有了这样的专属书架后,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成为了我看书最好的去处,也成为了我从书籍中获取知识最多的时光。
工作以后,读书做为陪伴我良久的伙伴,已经成为我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每一次职位的提升,每一项新技能的增加,每一次自己迷茫时总会从书中找到答案。无论做什么的时候,包里总会有一两本书籍陪伴,在公交车上、在地铁站、在咖啡馆里总会习惯性的拿起书来看上几页。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我们的阅读变得更加的容易和简单,阅读也不仅仅停留在原始的纸质书本上更多的是被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专业的阅读设备取代。但相比这些,我更加钟爱纸质的图书。
在我看来,每一本书都是有生命力的,每每打开一本正版的新书,我喜欢闻它淡淡地的墨香,更喜欢把它放在耳边细细地去聆听纸张翻阅时发出的声音。
将近三十年下来,自己的书籍也有原来的几个抽屉变得越来越多了,除了几次搬家和参加活动捐出的一些外,大概还保留着几个书柜的规模,书柜里的每一本都是我精挑细选后的最爱,每次阅读完我总会像小时候一样小心翼翼把它放到书柜中专属的位置
在喧嚣的城市当中,相比每天刷屏手机和看不断重复的电视节目,我更愿意和家人在一起关上电视或是在书桌,或是在床头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一起分享读书的喜悦。
我渴望有一天,生活完全安定下来,可以过一种与书为伴的生活,或是在北平咖啡的天台或是在某个有着壁炉的老式房间里,在篝火的陪伴下,坐在老式沙发里拿着自己喜欢的书籍继续沉浸在阅读的美好时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