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成长―书籍汇聚智慧 阅读陪伴成长

图片发自简书App

2019 年随着暑期假日的开始,我也迎来了兴成长――阅读教师提升计划的学习。刚刚结束初三的教学、护考工作,新的学习交流平台却走进我的生活,有些茫然不知所措,怀着一颗应付的心态走进课堂,却激发了我学习的斗志。彩虹花和阅汇发起人时朝莉老师让我感受到了爱的教育。经过三节课的学习交流,我不仅不累,还充满了学习的热情,虽然我也从教20来年,但时老师的每一节课都让我耳目一新,三节课虽短尤长,您用画,用欢声,用笑语让每一个被精心刻画的日子,成为我们生命中最美的画面。

关于儿童书阅读那些事儿

时老师用陪伴是最好的老师,诠释了胎教、幼教阅读的重要性。在这两个时期,母亲注重阅读,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母爱的伟大,在陪伴中的熏陶教育,对孩子以后的阅读成长也有积极的帮助。《最想做的事》这本书让我更深刻理解到:阅读可以点亮心灯,阅读可以照亮人生。阅读给书中的主人公开启了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最后他成为一位著名黑人教育家。

从儿童阅读活动开展的比例来看,最新的《中国儿童早期阅读现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儿童的阅读现状令人忧虑,西方发达国家儿童在6―9个月时,父母就开始阅读给他听,而中国儿童则普遍要到2―3岁才开始阅读活动;美国儿童4岁后进入独立的、自由的大量阅读阶段,而中国儿童平均到8岁才能达到这个水平;中国孩子的年阅读量只有美国同龄儿童的1/6。是啊,在孩子从出生之后,除了玩具等物质之外,我们还要给他们什么?  犹太人的做法是,滴一点蜂蜜在书上面,让婴儿爬过去舔,以此告诉孩子:书本是甜的。英国人的“起跑线”计划是,婴儿出生后送一个“阅读包”,包括几本儿童图书和阅读证。新加坡人的做法是,医院护士必须告诉产妇一个重要事项:如何读书给婴儿听。可见时老师对儿童阅读的重视。时老师把她的教育经验技能以及对阅读教育的理念,分享给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就是希望阅读渗透的更深更广,提醒中国的家长、教育者对童书的价值的认知,因为一个人的品味、情操和修养,常常得益于孩提时期专注广博的读书经历!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不同年龄阶段开展阅读课的策略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阅读方面尤是我面临的困境,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也是煞费苦心,我曾困惑、徘徊、无助,想到办法成效并不显著,依然没有良好的策略来应对,学生刚步入中学就没有阅读兴趣、习惯,想拯救他们谈何容易,新一轮的教学之门即将打开,我感到压力之大。此时遇到时老师真是幸运,她在课堂上不断和大家交流探讨,抛砖引玉激发教师的潜在思想智慧,从不好意思说,到敢说,再到积极踊跃的发表个人见解,阅读教学的光环不断扩散,阅读的激情不断燃烧。虽然说13 岁前是儿童记忆的黄金时期,语言文字学习的最佳时期,初中正错过最佳的两个时期,而阅读又这么重要,怎样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呢?时老师以:吻醒、穿越、对话、交流、碰撞、编织几个方法引经据典,以安的故事告诉我们以故事本身讲故事,而经典本身自有魅力。持续有效的阅读更能提高学生的品读能力,表达能力,语文成绩也会自然提升,不错,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通过不断的努力,不辍耕耘,定会为阅读之路开辟新路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如何开好一节班级读书课

时老师这节课分三个问题:①为什么要开班级读书会?②怎样开展班级读书会?③班级读书会的准备、活动及总结。给我们再现一节完整的读书课活动。解惑了我们心存的疑虑,首先学习是为了考出好成绩,而培养阅读一是为了考出优异的成绩,不会阅读就不会书写,思考分析;二是为了提升孩子的综合素养。但没有老师在校的组织和指导,学生很难持久、有效的阅读能力的养成,班级读书会能让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稳步提升。其次,在读书课中简单的布置情景,创设阅读氛围,确实是好办法,选择古今中外励志的书,学生自己喜欢的书,学生一致推荐认可的书进行共享然后讨论,激发读书兴趣,并以多种形式开展,老师做总结评价,积极鼓励,展现阅读课的魅力,让学生慢慢喜欢阅读。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总之,我通过此次的兴成长阅读计划的学习,收获满满,同时让我明白,人一定要不断前行,不忘初心。在时老师的带领下,教育同仁互相取长补短,攻克难关,孜孜以求,不辜负教委领导搭建的平台,让我们珍惜学习路上的相遇,在以后的学习中定不辱使命,砥砺前行。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