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_第七课作业

第七课作业:

  • 精读鲁迅的《秋夜》,摘出其中两个你认为精彩的句子,尝试分析

    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飞过了。

    这一句话是作者行文的过渡。前文写的是秋夜屋外的景物景色,突出了寂静、诡异的气氛。而后文从从屋外进入屋内,增加了更多的动态与声音。

    而这一句话很巧妙的实现了这种转折。「哇的一声」,除了有一种「鸟鸣山更幽」的感觉外,更重要的是它看似突兀,却是打破这份寂静的最佳方式。如果直接写「我忽而听到夜半笑声」, 「我」的出现,以及「笑声」的出现,会显得非常不自然。恶鸟的声音,依然来自屋外,但是这个声音,却与前文的外景不同,就仿佛把一副水墨画搅动起来了一样,为前文画了一个休止符。而这声音的背后,隐隐的「我」已经上线了,声音也出现了,所以后文再用我听到笑声来连接,也就很自然了。

    另外,「恶鸟」、「飞过了」,也挺有意思。除了含有的影射意味外,「恶」其实与前文的气氛一脉相承。而「飞过了」,则说明了此处只是一个闲笔,后文这只鸟也不会再出现了。以免出现后文直接写屋内,造成行文不连贯的感觉。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夹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这句话,从「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开始,「天空」就作为「人」的形象出现在了全文中。后面的眼、微笑,都是依托与这个比喻进行的。以及全文在描写天空时,它都是拥有这样一个人物形象的。

    《修辞认识》介绍过一种比喻——讽喻:「从一个隐喻陆续出现同系列的隐喻,用比喻推动故事的进展的表现。」小野小町的名句就是如此,「寂寞流泪,身如浮萍,断了根,若有水相邀,我也会同行。」

    不过有趣的是,一般的比喻,是要用喻体展现本体,例如上面一句就是用「浮萍」来描写「我」。可鲁迅的这句,虽然冷眼、微小,是在描写夜晚的天空,但明显并不是在描写天空,而是通过天空这个载体,来渲染出一种诡异不安的情绪,来写背后想要表现的东西。

    另外这段话的用词也给人奇怪的感觉,「奇怪而高」、「非常之蓝」、「冷眼」、「似乎自以为」,似乎在刻意的制造出一种陌生、怪异的感觉,与文章的气氛很相符。讲解新鲜感时,老师说「通过使对象陌生、形式困难。让读者在阅读熟悉的对象时,产生不一样的感觉。」鲁迅的用词,也是在让读者产生不一样的感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早上刚上班,我们办公室新来的张师父关住门就跟我说:“这个项目的气氛实在是……” 我放下手中的电脑包,问他:“怎...
    1812年序曲阅读 851评论 0 1
  • 第一次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在预售期间跟团队的小伙们一起学习,题目叫“天啊!太棒了!居然还可以这样”,吸引眼球的题目...
    Smile_Zhangjie阅读 1,677评论 0 0
  • import一个类的话 ,可以获取到这个类文件里面所有的变量以及所有公开的方法。但是@class的话只是告诉编译器...
    noyya阅读 1,11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