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好书|《人生如逆旅,幸好还有苏轼》治愈了生活一地鸡毛的我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人生如逆旅,幸好还有苏轼》,从亲情,爱情,友情,赏花,吃茶,美味,配以38张精美图画立体还原了苏轼的生活,让人越发羡慕苏轼的生活。


读一次苏轼,治愈我的一生。

他怎么能又苦又乐,有料有趣,好吃会吃,闲情逸致,雅俗共赏似神仙般的生活。

中国如果有人不知道苏轼,但他一定吃过“东坡肉”、“烤生蚝”,还知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吧。

他一生漂泊,少时离家老未回,不是在被贬的路上就是刚到被贬之地,漂泊中安之处是吾乡的心境,逆境中豁然旷达的气魄。

01 漂泊的人,心安之处是吾乡

人生常常是一地鸡毛,糟心糟心糟心,这是大多数人对生活的感知。

读了《人生如逆旅,幸好还有苏轼》后,嘲笑了自己的都不算事儿。

他一生官海沉浮,漂泊坎坷。在开封高中,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活,一路开封、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登州、惠州、儋州、常州直到65岁在儋州被突然赦免,病死于回家路上常州。

在那时的中国,一个城到另一个城路途远,车马慢,他就这样走遍了半个中国。

苏轼离死亡最近的是”乌台诗案“,在狱中他把丹药埋在土中,并给弟弟苏辙留下遗书安排好家族后续事情。

在”海底捞“弟弟苏辙的营救下,开始了流放“黄州”的生活。

被贬黄州是苏轼最痛苦的经历,当时已经45岁了。这次被贬对苏轼来讲,在政治上无法在一展抱负了,在生活上在黄州无居所,只能暂住于寺庙。

最后一次被贬儋州,苏轼已经65岁了。一个65岁的老人(那时65岁的老人应该是现在80岁老人的模样吧)到什么都没有的儋州,一边读一边想想都觉得落魄,凄凉,一个老人在哪里如何活下去呀。

苏轼也觉得自己要死在“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碳,夏无寒泉”的儋州了。

人生苦是常态,苦没有停止只有更苦,但一生漂泊的苏轼把所到之处他乡变故乡“心安处是吾乡”。

02 人生一世,唯有情最珍贵

今天人之所以孤独,是因为没有爱的能力,苏轼给予了很多爱,他一生无数的化敌为友,他得到了很多尊敬和爱。

苏轼是爱和感受爱超强的人。

苏轼给妻子王佛”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真挚爱情,无尽的思念。

苏轼与弟弟苏辙有"夜雨对床“,分别时互寄诗词表惦记与关怀,死后墓穴相依守护的兄弟情。

苏轼在狱中,给弟弟苏辙子由的诗,写尽了对弟弟歉意和拖累“百年未满先尝债,十口无归更累人”以及希望与弟弟“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愿来生做兄弟情。

苏轼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给弟弟写信,1076年中秋了,和朋友在密州饮酒,想到了天上月亮,人却不能团圆,他思念弟弟,故有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豪迈之情表露。

弟弟苏辙对哥哥的敬佩之情,哥哥每次出事儿都奋力营救以外还要照顾好哥哥家眷。乌台诗案时,苏辙就上书皇帝,愿意削去官职替哥哥赎罪。

苏轼化敌为友原谅的大爱胸怀,章淳掌权是想治苏轼于死地,但是苏轼北归后对章淳的遭遇表示同情,还劝他多备良药养生,又告诉他养生的方法。

他一生漂泊,用强大爱的输出,换来大家的尊敬和爱。

人生一世,唯有情最珍贵,我们要有付出爱的勇气也要有感受爱能力,被幸福包围是必然。

03 “雅”可赏花品茶,“俗”可身染烟火气

苏轼,爱花赏花寄情于花,爱茶品尝,但他更爱吃,而且还创造美食,充满烟火味儿,他的生活接地气又美不胜收。

苏轼刚到黄州,无意中看到了一株在四川才能生长的“海棠”,杂交了他对眉州的思念,对海棠的珍惜“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后又有”卧闻海棠花,泥污胭脂雪“。

他喜欢海棠,爱牡丹,钟情于梅花,这些在他笔下时而忧愁时而孤独但都不失“美”。

苏轼爱茶视为知己“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他喝过最贵的茶,也喝过最普通的茶。

苏轼“雅”可赏花品茶,”俗“可身染烟火气,我最爱他那一身烟火气。

人生匆匆忙忙,为了理想也好,为了家人朋友也好,但唯有烟火“吃”才是人生的底色。

苏轼一身烟火气,爱吃也做美食,“合二为一”是老天造人时特别恩惠吧。

被贬黄州,刚到黄州,他看到了延绵不断的竹子,心里就在盘算”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黄州人民觉得猪肉不好,很少食。他在却用猪项肉创造了“东坡肉”,美誉天下。

被贬儋州,当时海南天高水远,无食可吃,他却发现了”生蚝美食“,并在给儿子的书信中,让儿子保密,免得这些贪官来抢食,性格乐天。

他在惠州吃了荔枝,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他吃了"河豚"惊呼”也值一死“。

他研究种菜,研究吃食,讲究饮食却不杀生,留下了”东坡肉“、”东坡羹“伴随着他的仁爱,真实,美好温暖了我们的胃。

 写在最后,

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苏轼。

苏轼一生少年得志苦难半生没有逆袭但温暖自洽,有情有爱,伤而不丧,真实有趣,有料有用。

如今,

现代人陷于内卷,困于孤独,行于漂泊,迷茫而难以得志......

生活一地鸡毛,躺不平起不来,常常忧心于怎么生活最为恰当。

900多年前的苏轼已经用一生来教我们现代人什么是生活,什么是好生活。

读读苏轼,他生活某一瞬间能治愈你一地鸡毛的生活。

2023,加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