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阿德勒的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其核心是明确什么是自己的事,而什么是别人的事,然后处理好自己的事,不与他人的事相混淆。处理好自己的情感和责任,专注自身,不要随意受他人情感的影响,同时,也不主观臆断他人的情感,影响自己的判断和决定。因此,这个概念最重要的一点是要随时划清界限,属于自我的要直面,属于他人的不思量。

        可以从课题分离的角度分析以下问题:

        首先,敢于拒绝他人的请求。不能培养讨好型人格,不敢拒绝他人,委屈自己,屈从于他人的请求。根据课题分离理论,他人的要求是他们的事,他们有向别人提出请求的合理性,同时也应该承担被拒绝的后果,这是他们应当承受的事情,与我们无关。同理,是否接受别人的请求,则是我们的事,充分考虑自身的条件和处境,做出理性的判断,要谨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无须为他人的情绪买单,无论是被拒后的失望或是埋怨,这都是他们要处理的情感,我们无须为他人的评价而影响对自我的认知。

        其次,合理表达自我的需要。人无完人,我们不可能使每件事都尽善尽美,而且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专心于某件事,便注定对另一件事会力不从心。因此,有时合理的表达自己的需要,主动向外界寻求帮助便显得至关重要。注意在请求的时候,我们同样不能主观臆断他人对我们请求的态度,不能在幻想中构建一个不愿轻易施以援助之手的他者,从而望而却步。于我而言,提出情求是我的事情,是自我经过深思熟虑后做的决定,我会负责,同时,我也应当做好被他人拒绝的心理准备,这是自我的情感态度,需要自己承受。于他人而言,帮与不帮也是他人的选择,我们要充分尊重他人的决定,不能因被拒就心生怨恨,因为他人本身就有拒绝我们提出的请求的主动权和合理性。

        最后,不因害怕失败而放弃尝试的可能。选择是否尝试是我们的事情,而尝试的结果则非我们掌控的事情,我们不应为后者劳神费力。只要将全副身心放在努力和尝试上,做好自己的事情,便也无愧于心,至于结果,则充满变数,或好或坏,我们接受即可,这不应该成为我们施力的重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