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骑行岁月

我的骑行岁月

——谨以此献给世界骑行日

文/张守权

        前不久,当获悉摩拜单车于8月29日携手首批联合发起机构——联合国环境署、世界资源研究所等全球性国际组织以及新华社、新京报等国内权威媒体共同发起“917世界骑行日”之后,我登时为之一振,这917分明是汉语“就要骑”的谐音,世界骑行日定于此日,可真的给足了中国人的面子。

         在人们日益呼唤低碳出行绿色环保的今天,我不想过多的谈及骑行的益处,在这个自行车骑行日渐式微的时代,既然人们可以按揭买到低价位的汽车,既然越来越多的人以考票作为一种生活的目标甚乃时尚,既然还有很多私家车每天仅仅载着一两人出行业已成为一种习惯,一切的有关环保的宣传都是苍白的。我这里也不想在环保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结,毕竟在今天这个时代,过多的节约以及低碳也就意味着让更多人处于失业及半失业状态中,也就意味着GDP面临负增长的危险。一切都是辩证的!

        917这个日子让我这个并不铁杆的骑行爱好者兴致颇高,老早就策划一定在这一天选择一个百里以上的骑行路线。恰巧,一位老同事诚邀几位故友到县城小聚,于是,我便于是日准备停当后,欣然登上东行的单车......

        望着固定在三脚架上的水杯以及装着毛巾、备用T恤和食品的包裹,我不禁想起了自己三十年的骑行岁月。

        三十多年前的八十年代初期,自行车乃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四大件”之一,在商店里可是紧俏商品,须凭票购买,且价格不菲,普通职工须攒够四个月左右的工资才能通过找人托关系将它买到。彼时,人们所见的基本都是以“飞鸽”、“永久”、“凤凰”、“白山”等国产的品牌为主,且以笨重的“大二八”居多。能够拥有一辆新自行车的那种自豪感不啻于今天拥有名牌汽车的感觉,人们普遍相信,那小小的两个轮子能顺利的把他们引向幸福无比的康庄大道。

        那时候,一些小孩子就是通过把自家客人的与自己基本等高的车子推到大道,由“掏裆”到“上大梁”,历经一次又一次的摸爬滚打渐渐学会了骑车。而妈妈对我的管教甚严,绝不允许我动一下客人的自行车。因此我直到初三时才利用自家新买来不久的自行车练会了骑行。

        此前的初中时代,一旦学校组织十几里外甚至二十里外的校田地劳动,我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其他同学骑车前往,而我只有乖乖的甚至有些倔强的选择步行。学会自行车后的我,突然感觉天地陡然缩小。高中时代,外出劳动以及走访同学,扯过车把,说走就走,心中丝毫也不考虑善变的天气乃至途中的饥渴。我还经常独自驱车至德惠新华书店用口袋中有限的零钱购上几本爱看的书,在不吃不喝的前提下再急速蹬车回来。那时候的车上,根本没有今天的饮品以及擦汗的毛巾。汗水盈面时,只是随意的以袖挥之;口渴难耐时,随便走进路边的某一户人家,在井里打上一桶井拔凉水,将柳罐置于圆圆的辘轳上张口喝个痛快......(未完待续,敬请关注)

我的坎坷骑行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的骑行岁月(二) 文/张守权 生活就像行走于路上,而很多人都在以不同的感受作不同方式的心理骑行。 ...
    张守权阅读 499评论 0 0
  • 我的骑行岁月 文/张守权 三、大学时代的骑行 1993年元旦后不久,正上大二的我迎来了大学期间的第二个寒假...
    张守权阅读 703评论 0 0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
    月燃如昼阅读 301评论 0 0
  • 阮郎归.春之声 东风花信荡神州, 地暖人抖擞, 全民奋起撸衣袖。 苦干写春秋。 春之声, 催节奏。 跃马扬鞭走。 ...
    cgc666阅读 285评论 0 0
  • 海尔集团CEO/张瑞敏?演讲语录! 人成熟与不成熟跟年龄没有关系。人成熟不成熟,就是你能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待事...
    xiao派阅读 35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