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记录/今日小确幸——开学前的第1天培训

散漫的暑假时光快要结束了,今日至27日,局安排了5天的培训,要像学生一样开始了按部就班的上课任务。

签到的时间是8点,时间足够宽松,我依然安定地完成了晨读,完成了分享,给家人做了暖心的早餐,7:40,出发。

今日小确幸开始了:

1.走到三小门前时,路边被工人挖了修补的沟,没有做标记,也没有防护措施,而我正好带着头盔,模模糊糊看不清楚,车轮压到边上时,才蓦然发觉,擦着边经过了,安全通过时,才发现:好幸运啊!那么深的沟,如果掉进去,肯定摔得狼狈!幸运,幸运!

2. 今日,约好了给菲送书,一进校门,就遇见了,不用楼上楼下的寻找,心想事成,幸福!

3.找班,找位置签到。理想中的位置:远离空调,靠边,没有同桌。现实中的位置:七1班5排8号,靠走廊,没有同桌,空调吹不到。哇!量身定做,理想。

幸运的清晨,美好的一天开始,值得记录。

上午培训,来自濮阳的魏老师做了《过完整的教育生活》的讲座。从专业阅读:找到专业成长向标、教学实践:打造教学特色、反思写作:萃华教学思路三个方面指导一线教师如何成长,如何成为科研型的教师。

在专业阅读方面,魏老师告诉老师们:要构建自己的专业“书巢”,读点语文教育史的书,理解语文教育的发展;读一点语文教育理论方面的书,构建自己的专业理论;读一读语文教师专业期刊,了解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

构筑书单后,要把自己的阅读所得用PPT或者文档的方式归纳并条理化。

在教学实践方面,魏老师告诉我们要多读名家的课,多参与听课议课,听课议课时,要带着专业的眼光,要营造健康的听课议课文化,议课的着重点在“课”,在“课”的得与失。

要苦心孤诣地备好一节课。备课的一般路径是:素读文本——研读教材——研制教学设计——研制课件。精心备好一节课后,要给这节课起个有意义的名字。

要在自己的班级里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指导活动,尤其对于有写作专长或者阅读爱好的孩子,要多关注引领。对于写作有爱好的孩子,要引领他们的写作特长得以成长。例如组编“写作小组”,汇编作品集。要带领有语文兴趣的学生开展语文社团活动,组织读书会等各种活动,并学会留痕。

在反思写作方面,魏老师指出了成为专家型研究型教师的成长路径,要经常记录:记录自己的教学案例。记录教学案例的时候,案例必须以小事为切入口,对于案例有一个概念化处理的过程;要多研究名家的课例,从选一个小点切入,长期的坚持研究并形成文字;要持续关注一本优质期刊,积极投稿;要持续关注一个教学问题,形成这个系列的论文;要适体、规范的写作,注意写作时有关参考文献、5级标题的运用等小细节。

魏老师从自己的教学科研成果出发,从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起,给在座的老师成长指明了方向。

目标决定行动,行动书写目标。魏老师的讲座如一颗启明星,在一线语文老师天地里闪耀。那就给自己定下一个10年的目标,先读书再聚焦,慢慢写,朝着目标一步一步的走。

下午,来自信阳平桥区的老师讲了大单元备课的设计方法、整本书阅读的操作办法、中招备考方法等。所讲方法有很强的实操性,对于在大概念迷糊的老师来说,如一缕清风,可以吹散很多迷雾。课例的引入,降低了大概念设计的难度。但因为讲的过程中,陆陆续续穿插的班级事例太多,使整个讲座看起来逻辑不够清晰,主要问题无法聚焦,效果不太好。


补记:从青岛回来后,懈怠了很多。每天的写作任务无法按时完成。懈怠如潮水般涌来,很快就可以将目标淹没。今日,以培训为起点,重新开始记录每日的生活,为生命留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