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相处,一碗汤的距离

文//逐梦水乡

正在手机微信读书里看书,女儿爸开门进来,边换鞋边说:“看,这是你婆婆娘让给你带回来的。”

我一眼瞧过去,是一袋面包。不无责怪道:她怎么又拿给我?昨天才带回来几个盐茶蛋。意思是她老人家该自己留着吃。

自从年前公公去世后,女儿爸每天晚上遛弯回来都要去陪婆婆说说话,怕她孤单寂寞。

女儿爸说:妈今天专门去面包店买的,我走时,特地嘱咐给你带回来。

心里满满地感动!这已经不是一两次的事。

面包、盐茶蛋也许值不了几个钱,但这份心意却沉甸甸的。作为一个婆婆娘能这么顾及儿媳,恐怕为数不多。

前几天,在一篇文章里看到,说是婆媳和母女永远是有区别的。意即婆婆不可能把儿媳当女儿疼,儿媳也不可能把婆婆当亲妈待。我看未必。

瞧,我的婆婆娘对我就如女儿般。当然我对她肯定也如亲娘般。彼此都是相互的,你怎样对她,她就怎样对你,大家都捧出一颗真心,还怕中间有芥蒂,不和谐?

婆婆跟我们就只有一碗汤的距离。时常是我们做好吃的,买的水果呀,就让女儿爸给她们送过去。以前孩子在家就让孩子送,孩子长大上班后,这项任务就落在她爸身上。有时她爸不在家,我就亲自送过去。

这也是源于小时候,受原生家庭母亲的影响。母亲常教育我们本事大不大不重要,关键要善良,要有孝心,要懂得知恩图报。

小时候跟外婆住得很近,就像现在我们跟婆婆娘的距离。但凡家里煮好吃的,母亲都让我们给外婆送过去,几姊妹抢着去送,以至于养成了习惯,某一次不送心里就不踏实。

母亲年岁大了,我们也长大当家为人。母亲那些朴素的道理一直伴随着我们,并在心里生根发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下一代。

婆媳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要处理好这层关系,儿子在中间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有句古话说的是“媳妇不孝,是儿子不孝;女婿不孝,是女儿不孝”。是的,当儿子的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一边是生你养你的亲娘,一边是你要伴随一辈子的老婆,两个都不能得罪,两个都得心疼。

一旦当儿子的处理不好这层关系,就像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亲娘要数落你结了媳妇忘了娘,老婆要咒骂你跟娘滚一边虐待她。其实当儿子也挺难的。

婆媳间有了问题,不能袒护,也不能逃避,更不能选择息事宁人。就像那篇【十年婚姻,最后因为婆媳大战,以离婚告终】一样。原本夫妻间还将就凑合,就是婆媳凑合不了,婆婆提出的口号是“有我就没媳妇,有媳妇就没我”。搞得儿子两头为难,选择逃避去国外工作,这样的儿子是不负责任的,这样的丈夫也是不称职的。

出现了矛盾不是如何求得解决,而是选择逃避,家不散才怪。应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去说服她们。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多些宽容,婆婆要体谅儿媳的艰辛,儿媳要包容婆婆的不易,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一家人才能和睦相处。

人心都是肉做的,你对她好,她还能看不见?一个家庭难免磕磕碰碰,哪个家不是一地鸡毛,不是吵吵闹闹过来的。如果一有矛盾,就分崩离析,那得有多少无辜的孩子遭殃。不从自身去找原因,即便重新组合家庭,不也照样有这些分歧。

孔子曾说:“世间为女子和小人难养也,小心眼的女子就更难养”。

婆媳相处最好之道就是不要相隔太近,至少要隔一碗汤的距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