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情节叫“老房子”

跑步回来,赫然发现楼底昏暗楼道里张贴的“房屋征收”通知,终于不出所料,这栋老房子幸运的被市政府征收准备它用,而我租住的8-3的房东也将毫无意外的获得一笔不菲的赔偿金。

慢腾腾的爬完112个台阶,打开一扇笨重的铁门,一扇80年代的蓝色美心防盗门那儿便是我现在的暂住地儿,姑且叫做“家”。倒上一杯温开水,扔进一片儿维C,整个房间便充斥着泡腾片那“哧儿,哧儿,哧儿”的融化声,不失美妙的节奏。打开风扇,开到最小,静静的坐在客厅的长椅上,打开收音机,却只传来Carey Mulligan的一小段not a shirt on my back,not a penny to my name......(歌曲five hundred miles)。老房子里的悠闲时光,难得清静,难得恬淡。七八月份的太阳总是不愿早早离去。循窗远望,快要落山的太阳时不时的隐在远处的高楼背后,火红色余晖映衬着蓝色的天空,无可比拟的震撼。于是看惯了山城夕阳的我总是嚷嚷着想去看看海边的日落。

循窗外望的小景

第二天清早,楼下便聚集了早起的老头老太太们,有的议论纷纷,而有的却沉默不语,似乎都对这突如其来却又意料之中的征收通知显得错愕不已。这一纸的房屋征收通知就这样突然终结了他们几十年来的生活习惯。原本想在这栋老房子里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的人不得不随时打包好自己几十年来积攒的物件等待政府哪天突然下发的搬迁令;原本的夕阳红老伙伴儿,就这样各自散落在角落;年迈的身体很难聚在一起谈天说地;楼下茶馆里也再找不到熟悉牌友的身影......

房子建于80年代,属于那时候建设厂的家属房。显而易见,这里居住的大多数是那时候厂里的员工。日积月累,风吹日晒,房子也从那时候的崭新变得划痕斑驳,而居住在这里的人身手也不再那么矫健。以前迎接日出日落的空旷楼顶种满了各类小蔬菜,原本平整的小操场也变得坑坑洼洼,而最让人惊喜的莫过于那些曾经弱不禁风的小树苗都变成了参天大树。随处都可以看见闲庭信步的身影,听见三五孩童成群玩耍发出的银铃般的笑声。然而所有这一切都即将被夷为平地,成为房产开发商的新宠。

而对于只是租客来说的我,独自在这里小住已快两年。对于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房子,我想那时候的我,一门心思只是想着房子干净,租金合理而已。小住两年,感悟颇多。对于这样的一个近乎老年小区来讲,能体会到最多的是足够的悠闲和对人生的豁达。每每从老人们的谈话里总能感受到人到暮年,往事看开,轻松豁达的生活态度。少了计较,更多的是宽容。因为他们知道,也许今天睡下,明天也许不会再醒来。小区里也总是隔三差五的办着丧事,逝者的儿女也总在这时候聚的特别齐,本着丧事喜办的风俗,好不热闹。在这里,更能体会到活在当下。

现在如果问我想搬到哪里,我想我还是会搬到一个干净的“老房子”。

---Written by AbbyWing(17.8.2015//grey sky with heavy rainfall)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复兴计划》(中篇科幻)目录 复兴计划(3) 指挥室是在战斗基地的最顶层,站在塔台上整个控制中心尽收眼底。虽然现在...
    燕飞花阅读 827评论 0 7
  • 从小到大最喜欢的花是满天星。 但你知道满天星的花语是什么吗?是甘愿当配角。这些年我怀揣着对他的爱,每天小心翼翼的维...
    莫小美阅读 406评论 1 3
  • 我关闭朋友圈三个月了。 这三个月有效的缓解了我的社交焦虑,也发现自己实际上并不需要朋友圈。而戒掉朋友圈无非这几个原...
    陆莺时阅读 1,034评论 0 0
  • Hi,上海 Hi,魔都 你在这里 我在这里 这里是上海 为梦想而努力 你,有被“为梦想而努力”而震撼吗? 当夜游黄...
    夜雨狂歌如梦阅读 38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