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是日本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所著的一本对话体的阿德勒理念的书。以对话的形式将深奥的哲学心理学概念以更通俗易读的方式传递。本书的很多概念让我像书中的年轻人一样觉得这是不对的,是反常识的,但是确实很多概念也耳目一新。重要的课题分离多少在社交媒体中听过,通俗的被翻译成“关你屁事,关我屁事”,不干预别人的人生,也不让别人干预自己的人生。人际交往的横向和纵向概念让我挺新奇的,表扬是纵向关系,是自觉比人优秀,上位者对比自己弱势的人的评价,带有操纵意味。确实有时候表扬是不那么让人舒适的,有些能比较明显的听出傲慢,但大多数时候是没有这个觉知。上次在《非暴力沟通》中有观点“只观察不评论”“赞扬不要把自己放在裁判的位置,也不要用来实现个人目的”大概是异曲同工的。
本书分为五章,接下来总结一下书中的重要观点,方便后续回顾。
1.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用“目的论”代替“原因论”
人是可以改变的,原因论让人永远止步不前。
原生家庭就是原因论,因为这样那样的过往,所以现在怎么怎么样。这种归因会让人不思改变。而目的论,因为我不想跟家里联系,所以我找出原生家庭不好的点。我想联系的时候,我是可以找到原生家庭非常好的点的。因为脸红不去表白,其实是因为害怕表白被拒绝,所以身体作为人的整体出现脸红的症状,不去就可以不被拒绝,可以留下幻想。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
18度的井水冬暖夏凉
井水常年都维持在18摄氏度,冬天会觉得很暖和,夏天会觉得很凉快。同一件事,不同的解读会有不同的意义。
善是有好处,恶是无好处。你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里选择了“不幸”,是因为你认为“不幸”对你自身而言是一种“善”。有人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这人永远需要不幸。
2.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
人追求优越性,希望进步。当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自卑情结会让人无法认清情况可以通过现实的努力而改变,把自己的自卑感当做某种借口,通过外部因果论,将原本没有任何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的因果关系。从而不去改变。没有改变生活的勇气,就只愿不费力的维持现状。
自卑情结会演变成优越情结,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又自卑感”。因为无法接受自己不行,所以叠加能叠加的一切去找优越感。
追求优越性是指自己不断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的意思。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我们虽然不同但是平等。
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权利之争。
行为:自立、与社会和谐共处
心理:“我有能力”的意识、“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人生课题:“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
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
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
阿德勒把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叫做“人生谎言”。对于自己目前所处的状态,把责任转嫁给别人,通过归咎于他人或者环境来回避人生课题。
决定你的生活方式的不是其他任何人,而是你自己。
3.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
一起人际关系矛盾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而判断是谁的课题,只需要考虑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4.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共同体感觉”:把他人看作伙伴并且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
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你是共同体的一部分。像地球仪一样,你站在自己的角度看才是地球的中心。
把自己放到更大的共同体中,学校找不到归属感,就去更大的共同体中找。
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有能力者所做的评价”
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也可以表达为“虽不同但平等”
自卑感原本就是从纵向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意识。
不评价他人,评价的语言是给予纵向关系的语言。如果能够建立起横向关系,那自然就会说出一些更加真诚表示感谢、尊敬或者喜悦的话。
人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可以获得勇气
5.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把对自己的执着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建立起共同体感觉。这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
如果不敢去信赖别人,那最终就会与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关系。
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把强烈的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
起决定性作用的既不是明天也不是昨天,而是此时此刻
豆瓣评论中看到的别人的优秀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