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经正义精讲204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204

卷五·寒热病第二十一

4/6


原文:

热厥取足太阴、少阳,皆留之;寒厥取足阳明、少阴于足,皆留之。舌纵涎下,烦悗,取足少阴。振寒洒洒,鼓颔,不得汗出,腹胀,烦悗,取手太阴。


原文译文对照:

~~~~~~~~~~

热厥取足太阴、少阳,皆留之;

阴气衰于下的热厥病,乃下部阳气失于阴气之逆冲,故热气自足而起,足部发热。可补刺足太阴脾经,泄刺足少阳胆经,皆须留针。补足太阴以补实四肢阴气,泄足少阳乃泄去下肢火气(热气、阳气)。

寒厥取足阳明、少阴于足,皆留之。

阳气衰于下的寒厥证,乃下部阴气失于阳气之逆冲,故寒气自足而上,足部逆冷。可补刺足阳明胃经,泄刺足少阴肾经,皆须留针。补足阳明以补实四肢阳气,泄足少阴以泄去下肢水气(寒气、阴气)。

舌纵涎下,烦悗,取足少阴。

舌体纵缓不收、口涎自下,心中烦闷,为足少阴肾经气血虚衰,当以补刺法补实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自足底心上行,属肾,络膀胱,贯肝膈,入肺,循喉咙,挟舌本(舌根),其支者从肺络心,注胸中,故肾经阴气虚衰,则其脉厥热,不能收摄所过之处,致舌根纵缓而舌体弛长不收、口涎自下、心中烦闷。

振寒洒洒,鼓颔,不得汗出,腹胀,烦悗,取手太阴。

如同被不断泼洒冷水一般,因发冷而不断打寒颤,甚至两腮像打鼓一样发寒颤,闭汗,腹胀于内,心中烦闷,此为元阳正气不足,当以补刺法补实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贲门),上膈属肺,其别行支络上出缺盆,循喉咙,合于手阳明,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于下牙床齿龈之中。肺惧寒,受寒邪则虚,肺气虚则下牙床所在的两腮寒颤不已;肺经又循胃属肺络心,故肺虚则胃气不足而腹胀、心气虚而心烦。

~~~~~~~~~~

老黄历择吉,2024.7.15


上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203

下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205


推荐:猴子森林1~121(灵枢经正义精讲1~520)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255 卷五·口问第二十八 15/15 原文: 黄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肾主为欠,取...
    老黄历择吉阅读 198评论 0 2
  •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235 卷五·杂病第二十六 5/5 原文: 顑痛,刺足阳明曲周动脉见血,立已;不已,按人...
    老黄历择吉阅读 245评论 0 3
  •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212卷五·癫狂第二十二6/7 原文: 厥逆为病也,足暴清(“清”同“凊”——译者注),...
    老黄历择吉阅读 182评论 0 1
  •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244 卷五·口问第二十八 4/15 原文: 黄帝曰:人之唏者,何气使然? 岐伯曰:此阴...
    老黄历择吉阅读 183评论 0 1
  •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231 卷五·杂病第二十六 1/5 原文: 厥,挟脊而痛至项,头沉沉然,目䀮䀮然,腰脊强...
    老黄历择吉阅读 163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