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会统治世界么?

北京时间2016年3月9日下午,谷歌阿尔法狗赢得了与韩国超一流棋手李世石的首场胜利。从上世纪到现在,人工智能与人类的较量愈演愈烈,人类在自己的领域内节节败退,从之前的国际象棋,到现在的围棋,仿佛连最后的尊严都快输掉,于是一种浓浓的恐慌笼罩在人类的前途命运之上。再加上科幻小说和影视的煽风点火,机器人即将统治世界的帷幕似乎在人类毫无察觉的情况下逐渐拉开。未来,是否​还会属于人类?这样一个致命的问题已经深深地烙印在许多人心中。

未来,还会属于人类么?毫无疑问,人类的未来只会更精彩。人工智能尽管会造成种种纷扰,但始终会是生存的助力,而非灭世的祸端。

《现代汉语词典》对于人的解释是:“能够制造工具、并能够熟练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这个定义现在看来有些落伍,毕竟就现在要谈的人工智能来看,人形机器人也可以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那么机器人算是人么?在我们一般认识里是不算的。但是为什么还要说这个定义呢?其实仔细思考一下就能明白,定义中的制造和机器人的制造还是有不同之处的。对于人类的制造,既包括创造性的,从无到有的制造,也包括复制性的制造。后者则是我们可以承认的人工智能的制造方式。这样看来,就有一个人类占据优势的地方——创造性。创造,简单来讲,就是制作前所未的事物,是人类有意识的对世界进行探索性的劳动。创造的基础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这种思维可以说是一种直觉,或者灵感,可以有系统的思考和联系进行创造,也可以无逻辑的潜意识的甚至神而明之的创造出某种事物。

而人工智能的思维,是一种程序化思维,即将所有程序写入之后按照既定的步骤来执行。现在纵使可以通过复杂的逻辑程序实现简单的应激和逻辑问答,但完整的逻辑还是很难实现。由于人工智能本身就建立在逻辑性的基础上,又由于人类的大多数行为都是逻辑性的行为,大多数思维也是逻辑性思维,是有因有果的,因此总会有一天会使人工智能的逻辑思维无限逼近人类,就好比现在在围棋上人工智能的胜利,未来定然会有其他逻辑形式的胜利。然而从无到有的思维形式有时候很难说是具有逻辑的,而突发式的灵感和直觉更是很难复制的,就像贝多芬创造命运交响乐,像达芬奇创造蒙娜丽莎。因此,就算在遥远的未来,人工智能已经取得了非同一般的成就,已经具有和人类相近的思维逻辑,但如果仅仅依旧立足于逻辑的基础,就很难让其拥有人类创造的力量。没有创造,那么就无法独立生存。

但是,无法独立生存并不代表着人工智能不会给我们带来麻烦。在我看来,未来人工智能会发展到几乎无法和真实的人类从表面区分的地步,这时候相当大的麻烦就出现了。这里先给出人类的另一个定义:“人是以思想感情、思维智慧和理想意志为主导的,以劳动创造和生活需要为基础的,以一定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为基本条件的最高级生命”。这样的定义看上去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如果仔细思考,似乎很难做出判断,这也是真正区分人类和未来人工智能的一个问题。

问题是什么呢?就是思想感情、思维智慧和理想意志这些永远只有自己知道。就是他人永远只能看到一个人的行为,听到一个人的语言,来确定这个人的种种内在,却始终没办法真正确定这个人是在思想什么。从哲学角度上说就是,你永远没办法判断除了你之外的所有人是否真的存在。从经济学的角度,就是你只看到了我最后做出的选择,我看不到我真正做出选择的过程。假设一种情景,未来一种人工智能,具有人的外表,具有高度的逻辑思维能力(我认为这两点都是可以实现的,只是时间长短,此处仅作为假想),那么正常交谈是可以实现的,正常的模拟生活也是可以实现的,那么这时候通过交流,你却永远没办法判断这个人究竟是不是真实的人类。为什么呢?如果怀疑这个人是否有灵魂(或者意志),是否有情绪,可是没有证据。你只是看到了表现在肢体语言,口头语言上的种种结果,却不知道这些结果到底是人类的意识决定还是人工智能决定(原因是我们对于别人的认识永远是通过外在行为和语言实现,而非真正接触对方的内在)。你没办法确定这个东西的内在是活生生的灵魂或者是苍白的智能芯片。

但是这其实又不是什么大问题。为什么呢,是因为人类的尊严,不会允许人工智能去肆意侵占人类的世界。纵使人工智能发展到极高水平,我们也不会通过要求人工智能展现自己的创造力来进行辨认,而是通过编号等等。而且因为极强的逻辑性,确立了人工智能智能作为一种辅助工具而出现,只能作为有特定作用的工具出现。纵使可以称为“人”,也是已经规定了一生的人,不必为此太过忧虑。

那么人工智能未来究竟会达到什么样的程度,现在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不必太过忧虑和恐惧。新的事物,只有出现之后才知道到底如何,而且这个事物是好是坏,更多是由人类决定。纵使有一天机器人统治世界,也必定是某些人类利用机器人统治世界。最后只有一句话:工具,永远不会统治使用者,只有使用者用错了工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