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一点秘密又何妨?

1.

你有没有玩过这样一个游戏,一个小团队,主持人跟排头的第一个人,小声说一句话,然后这个人,一模一样地传递给第二个人,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个人,大声地说出这句话,而这句话已经和主持人说的第一句话南辕北辙了。不管玩多少次,结果都是一样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一个著名的沟通漏斗是这样的:你心里想的有100%,嘴上能说出来的有80%,别人能听到的有60%,听懂的剩40%,而最后付诸行动的就只剩下20%了。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

2.

人际沟通能力是很多人都想要提升的方面,市面上也有很多传授沟通技巧的课程和书籍,但是在学习这些技巧之前,我们首先得明白一个心理学原理——沟通视察。

沟通视窗,也称乔哈里视窗,它是由美国学者约瑟夫(Joseph)和哈里(Harry)共同提出的一个理论,所以这个乔哈里,就是这两位学者名字的合体。


乔哈里视窗把人际沟通比作一个窗子,它被分为4个区域:隐私象限、盲点象限、潜能象限和公开象限四大区域,涵盖了我们日常沟通的所有内容。

沟通视窗的第一个区域叫隐私象限(隐蔽象限),通俗讲就是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事情,正所谓“我知你不知”。

反之,盲点象限(盲目区)就是别人知道,而我不知道。

沟通视窗的第三个部分是自己和他人都不知道的区域,被称作“潜能象限”,也叫未知区。

公开象限自然就是你知道别人也知道的事情。

3.

沟通视窗这四个象限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公开象限越大,名气越大,或者说影响力越大。

如果让你列出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排在前面的通常是父母、配偶、孩子这些与你最亲密的人,也就是你们之间公开象限最大的人。

了解了乔哈里视窗后,我们可以把它应用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应用在你的团队里。

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陷入一种困局:我们自己会觉得自己说的话、做的事没问题,但是对方却没有准确领会,造成误差。工作中大量的矛盾和困难,都是因为这个原因。以前有位同事,经常会被领导骂,领导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怎么就搞不明白呢”,实际上你以为理所应当的事情,对方未必知道,所以无法同频,这就是“知识的诅咒”。

在职场上,如果你想要拥有优秀的领导力,想要让更多的人接纳你,你就要扩大自己的公开象限,比如向他人袒露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想法,让别人多了解自己。

其次,还可以应用于新媒体领域。如果你是一个自媒体人,当你把自己的公众号持续运营到了一定程度,却始终在读者面前保持一份神秘感的时候,你就无法去凝聚特定的人群。怎样才能充分发掘自身的价值,让你的个人IP充满人性的光辉呢?运用“乔哈里视窗”,扩大你的公开象限,可以帮助你更好的认识自我,让你的个人IP更加立体。

同样,你想塑造自己的个人品牌,让更多的人接纳你,让自己有更大的影响力,你可以运用“自我揭示“的方法把隐私象限转化为公开象限,或是运用“恳求反馈”的方法把盲点象限转化为公开象限。无论如何,象限转化的目的都是尽量扩大我们的公开象限,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次接触乔-哈里窗,是在天赋优势工作坊,用来发现自己的优势。最近听了樊登在混沌讲领导力,发现把它用在沟通方面很有...
    巨晓松阅读 7,578评论 1 11
  • 今天学习樊登写的书《可复制的领导力》,在听了他自己的讲解之后,再看原文,感觉阅读速度更快了。 闲话少说,今天特别想...
    胡誠阅读 4,665评论 2 11
  • 什么是沟通视窗,沟通视窗也叫乔哈里视窗(Johari Window),将人际沟通的信息比作一个窗子,分为四...
    余氏阅读 2,092评论 0 4
  • 一叶知秋尽萧然,零落飘逸近中元。 浮云且寄倦客意,落日更堕晚霞先。 生来怀揣春潮梦,别后长伴红尘眠! 纵然明知光阴...
    逸塵居士阅读 228评论 0 0
  • 入群有二十五六天了,中间因为旅游劳累休息了两天,然后深一脚浅一脚走到现在。 一开始坚持累了的时候觉得自己刨了个坑,...
    晴溪阅读 544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