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世界给我们打开了一个新世界,让我们从原始的纸质媒体时代走向了电子网络时代。我们可以身处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就能欣赏世界的精彩。
我们惊叹于世界之大,感慨于世界的无奇不有。我们的脑洞前所未有的被打开,我们看到别人的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他人的灵魂是那样的生动有趣。
于是,我们放不下手机,想一直看下去,再看看还有什么新奇的人,挖掘更多想都不敢想的趣闻轶事。
很不幸的是,放下手机的那一个瞬间,面对着自己眼前的生活,如同被重拳猛击一样,有一种被打倒的感觉。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与感受:透过网络看到的世界那样的精彩,为何我回到现实,如此的狼狈。
我们陷入了向往别人的生活的焦虑,从此不断循环着这种焦虑感。
我们的心渐渐被物质欲望所裹挟,被金钱欲望所支配。犹如行尸走肉般的灵魂,飘忽不定,总是不能满足当下的生活,视而不见自己拥有的财富。
我们的大脑和心灵变得越来越紧张,忙碌于每日的奔波,牺牲了全身心陪伴家人的宝贵时间,挤不出娱乐与运动的休闲时间。即使陪伴孩子的时间,也不忘提醒他好好学习。挤出点娱乐的时间,还是不自觉地想想工作的问题。忙碌的终极目标是:钱,财富自由。
这种紧张感如同一根橡皮筋,一直保持紧绷状态,终有一天会崩断。一根很紧的皮筋极其容易崩断,一根富有弹性的皮筋才能够承受更大的弹力。
这样的弹性就是松弛感,有了松弛感,我们的身体就能够游刃有余地承受更大压力。
松弛感是一种不使劲却能收获成功的感觉。不用力去想如何得到却能得到,不过度抓牢却能抓得很牢。
这种获得不是轻松所得,一定是付出足够的努力之后,顺其自然的获得。
松弛感不同于躺平,躺平是一种消极行为,是一种与现实对抗,不愿意积极主动承担结果的逃避行为。而松弛感则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但求因不求果,专注于过程,结果则是水到渠成。
我们都有过考试的经验,一次重大的考试之前,我们会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如果注意力放在:考不好怎么办?类似的问题上,你的情绪会一直保持紧张感。反而,抱着一种:好好努力,不论结果如何,我只专注在考前的准备。
这两种不同的心态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
松弛感会让考试的人正常或者超长发挥,而紧张感会导致考试的人发挥失常。
人们会习惯性地关注结果,提前为坏结果焦虑。
我最近看到了一条视频,采访一个初中生,她表示:每次一想到一次考试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感觉很不公平,自己就会变得压力特别大,觉得学习没有意义。
的确像这位同学所说的那样,如果我们聚焦在考试的结果上,学习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只要不断刷题和经历考试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家庭,学校教育如果教给孩子学习的意义是考上一个好大学,孩子必然会陷入焦虑。
考上大学是自己学习生涯的途径之一,并不是唯一的途径,更不是学习的意义所在。
孩子最初的三观的建立取决于父母的认知的高度。告诉孩子学习是为了自己具有更多的知识,具有更强大的竞争力,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这才是学习的意义所在。即使考不好,说明还需要继续努力,绝不能自暴自弃。
松弛感也是一种哲学思想的体现。
老子的道德经教给我们无为而治的处世哲学,就是一种寻找松弛感为人处事的法则。
老子告诫我们要善于行无言之教,善于处无为之政。
专心致志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要过于计较结果,干涉他人,这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这种思想与结果为导向的思想没有矛盾。有结果之前,我们致力于过程,如果没有收获到预期的结果。我们只要客观分析原因,重新计划,再次努力尝试直到拿到结果为止。
失败往往不是因为方法,很多时候是心力。方向错误,思考偏离了方向,结果必然是失败。
松弛感能让我们保持平和的心态对待每一个问题,正是因为放松,我们才能准确判断,做出正确的选择。
有一些人的成功看似轻而易举,得来毫不费工夫。实际上他们的付出并不亚于常人,只是表现出一种松弛感,刻意练习让自己处于松弛的状态。
我们要具备享受过程的心境,才能配得上得来不易的结果。
做到以下几点,能让你在紧张的状态下找到松弛感。
专注在一件事情,一次只做一件事。
为了适应快节奏,提高效率,我们会选择同一时间做多件事。这样做事情,会造成过度的内耗,反而降低了效率。把一件事情做好,即使反复做的事情,缩短重复的时间,既能高效完成,又能提高质量。
例如,每天做出门前的准备,有时候趁着准备的时间,兼顾回个信息或者干点琐碎的事情。这样做,让自己更加忙乱,出门时间不断拖延,也容易出错。所以,只专注在出门前的准备这一件事情上,逐步缩短出门时间。节省出来的时间可以用于处理琐碎事情。
提前做好当日计划,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
在当日计划中,穿插配置不同类事情。
例如,下班回家后,可以安排三类事情:陪伴家人,独处休闲时间,学习时间。这三类事情属于完全不同属性,既满足了家庭陪伴需求,又满足了自我的需求,实现生活的平衡感。
培养一项兴趣爱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情,有待于我们自己挖掘。关注自己,探索自己擅长的事情,并且把自己所擅长的事情发展成兴趣爱好那可是非常的幸运。
杰克韦尔奇在《赢》这本书里写到:
只有把自己的长处与认知相结合的时候,你才能实现真正,永久的卓越。
如果你是一个对色彩敏感的人,你可以尝。如果你是四肢发达的人,你可以尝试一项运动。如果你是喜好安静的人,你可以尝试阅读。如果你实在分辨不出自己的喜好,那就逐一尝试,选择给你带来最大喜悦感的事情。
我们看到了会忘记,听了会记住,做了才会了解。让自己做多种尝试,从不同的体验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喜好,坚持下去,你会发现兴趣能够滋养你,你也能把兴趣发挥到极致。
松弛感能够让我们回归到自我的本真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会发现更多生活的乐趣,找到新奇的灵感。
不要活得太匆忙,放缓脚步,就会知道怎样去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