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条减少物品的简单法则
一、衣服类(10条)
1. 放了一年没穿过,也不是啥有纪念的衣服,捐了或卖掉;
2. 穿不上的(太大或太小),改不了的就处理掉;
3. 领口、袖口变形厉害、起球弄不好的衣服,直接扔;
4. 衣服染了色洗不掉,留着也没用,扔;
5. 款式老了,自己也不喜欢的衣服,赶紧清掉;
6. 衣服破了洞、线开了,不想补的就扔;
7. 同款基础款(比如T恤、内衣)超过3件,留2件常穿的,剩下的处理;
8. 穿起来磨皮肤、勒得慌的衣服,再好看也别留;
9. 袜子有洞、没弹性了,同款超过3双就扔多余的;
10. 换季了,下一季肯定不穿的衣服,现在就处理。
二、厨房用品类(8条)
11. 同款锅铲、汤勺有3个以上,留1-2个常用的,剩下的处理;
12. 油、盐、酱、醋这些调料过期了,马上扔;
13. 碗盘缺了角、有裂纹,容易划手,直接扔;
14. 买的小家电(比如榨汁机、小烤箱)就用了1-2次,之后不用了,卖掉或捐了;
15. 一次性餐具攒了能用上3个月以上,要么捐出去,以后别多买;
16. 铁锅、菜刀生锈了,弄不掉锈的就扔;
17. 烘焙工具(比如饼干模具、裱花袋)一年用不上1次,清掉;
18. 调料瓶罐空了,也不打算再装调料,就扔或卖废品。
三、家里杂物类(10条)
19. 毛巾、抹布发黄、变硬、有臭味,超过5条就扔多余的;
20. 抱枕、靠垫破了,里面的棉花露出来,或者面料起球,要么扔,要么只留好的外套;
21. 摆件(比如旅游买的小玩意儿、旧玩偶)不喜欢了,也不摆了,捐了或送给别人;
22. 塑料袋攒了超过10个,整理好留5个备用,剩下的卖废品或扔;
23. 床单、被套起球、褪色,不想再用了,处理掉;
24. 家具上掉的小零件(比如抽屉拉手、零散螺丝),修不好也用不上,扔;
25. 香薰、蜡烛过期了,或者味道不喜欢,清掉;
26. 快递盒拆了3天还不用,也不用来装东西,压扁了卖废品或扔;
27. 地毯脏得洗不掉、磨破了,没法用就扔;
28. 衣架比衣服多了20%以上,比如衣服需要10个衣架,却有12个以上,捐了或卖掉。
四、电子产品及配件类(7条)
29. 旧手机、平板换了新的,老的卡得没法用或开不了机,找正规地方回收或卖掉;
30. 充电器、数据线接触不好,外皮破了,直接扔;
31. 旧耳机(有线、无线的)音质差,也不用了,处理掉;
32. 充电宝用了3年以上,鼓包了,按有害垃圾扔;
33. 手机壳超过5个,也不喜欢了,留2-3个常用的,剩下的送给别人;
34. 旧手环、智能音箱连不上网,用不了,回收或扔;
35. 旧U盘、移动硬盘容量小,也不用了,删了数据后扔或回收。
五、纸类东西(5条)
36. 水电煤账单打印了好几份,留1份或者存电子版,剩下的扔;
37. 优惠券、代金券过期了,直接撕了扔;
38. 街上发的传单,自己用不上,拿到手就扔;
39. 合同、照片已经存了电子版,确认没问题,纸质的就扔;
40. 孩子的旧试卷、练习册,不是重要纪念,也不用复习了,清掉。
六、个人用的东西(5条)
41. 口红、眼影放了3年以上,粉底液放了1年以上,都扔;
42. 护肤品用了过敏,不适合自己,要么给合适的人,要么扔;
43. 首饰(项链、戒指)断了、变形了,修不好的就扔;
44. 笔干了写不出字,笔记本重复多了,留常用的,剩下的捐了;
45. 化妆刷的毛掉了、变形了,直接扔。
七、其他类(5条)
46. 书放了2年没翻,也不打算看了,捐给图书馆或卖掉;
47. 孩子不玩的玩具,也没啥纪念意义,捐给公益机构;
48. 行李箱、背包轮子坏了、拉链坏了,修不好的就扔;
49. 鞋子穿起来磨脚、变形了,哪怕没穿几次,也处理掉;
50. 收到的礼品不喜欢,也用不上,送给需要的人或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