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 爸爸,我要月亮》—深沉而内敛的父爱

大家好,我是悠贝南山保利绘本馆的真真老师。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绘本是《爸爸,我要月亮》。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作为父母,我们平日里听到最多的话应该是“爸爸(妈妈),我要XX。”有些时候,我们会欣然应允孩子的要求,以此来表达我们对孩子的疼爱;而有些时候,我们可能会选择沉默,或者转移注意力等折衷的方式,希望给自己一个缓冲来仔细思量,这个要求应不应该得到满足;甚至有些时候,我们会毫不犹豫地拒绝这个要求,因为它看上去不合情理。但无论哪种选择都不应该被视作不爱。爱有很多种,直白的、含蓄的、热烈的、深沉的、短暂的、长久的……我们似乎很难找到一个准确的形容词来描述自己对于孩子的爱,也无法将这种情感细致划分再归类,但我想,大多数人更愿意这样表述:我的爱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惯用“孩子要星星月亮你都会摘给他?”来反讽家长对孩子的过分宠爱,可今天要分享的绘本里,可爱的主人公小茉莉恰恰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爸爸,请你把月亮拿下来给我。”究竟爸爸会作何反应呢?

小茉莉正要去睡觉,望窗外一看,看到了月亮。月亮看起来好近。小茉莉心想:能跟月亮玩一玩该多好!就伸手去抓月亮。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但是不管她把胳膊伸得多长,就是抓不到月亮。小茉莉对爸爸说:“爸爸,请你把月亮拿下来给我。”

图片发自简书App
爸爸找来一架好长好长的梯子。(用四页纸都画不下的梯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他把好长好长的梯子,抬到好高好高的高山前面。又把好长好长的梯子,架到好高好高的山上。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爸爸爬上了月亮,对月亮说:“我女儿小茉莉想跟你玩,可是你太大了。”月亮说:“我每天晚上都会变小一点,等我变得合你的心意,你就可以把我带走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月亮真的越变越小,越变越小,越变越小……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月亮变得大小正合适的时候,爸爸就把他带走了。爸爸不停地往下爬,往下爬。
图片发自简书App
爸爸对小茉莉说:“拿着,我帮你把月亮拿下来了。”小茉莉拿着月亮,一蹦一蹦地跳起舞来。她搂着月亮,又把月亮扔向空中。可是月亮不停地在变小,越变越小,越变越小,后来,就整个儿不见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有一天晚上,小茉莉又看到了薄薄的一小片月亮。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每天晚上,月亮就变大一点。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他越变越大,越变越大……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每当小茉莉睡着的时候,月亮都在一点一点地变大……

图片发自简书App
看到这熟悉的画风,相信你已经猜到绘本的作者。没错,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卡尔爷爷,专注儿童文学创作40余年,致力于为儿童打造一个自由、充满想象的童话世界的卡尔爷爷。而他笔下那条《好饿的毛毛虫》更是风靡全球,被翻译超过50种语言版本,销量过3300万,的确可以称得上是绘本界的一个传奇。

这本书不仅采用了拼贴的方式,还带有特殊的立体、折页设计,赋予书本阅读和游戏双重特性。无论大朋友还是小朋友,都爱不释手。

书中那位爸爸,有着高大的身躯。当看到他扛起一架长长的梯子出发时,我感受到的是他深沉而内敛的爱,而这种爱就像那架即使把两个对折的对开页翻开也看不到头尾的梯子一样,无边无际,包围在女儿周围。

现实生活中,对于摘月亮的要求,我们通常会两手一摊,告诉孩子这是没办法做的事情。可文中的爸爸却很客气,不仅亲力亲为付诸行动,还在遇到难题时想办法化解。当然,月亮也极其配合,逐渐变小,最后被爸爸拿在手里再转交给女儿。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愿望成真。

只要愿望足够强烈,爱足够深沉,一切都能够如愿以偿吗?显然我们都知道答案是否定的,但这如同童话般的美好结局却让我们看到了爸爸的炽烈情感。大多数的爸爸不善言辞,却能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挺身而出。他们的爱深厚却不张扬,无论你在做什么,总能隐隐感受到背后的那股强烈支撑。不必担心会消失,不必担心力度不够,只要你需要,他能做,便不遗余力。而这,就是我们的爸爸。

相信卡尔在创作这本绘本的时候也是被浓浓的父爱所感染并激励着,所以,它轻易就能打动你。

更大的惊喜是,你觉得他在煽情,而他却不经意科普了你。月亮的阴晴圆缺这一自然现象在整个故事中以情节推进的方式呈现出来,丝毫没有生硬和强制的意味,不得不说是高明之举。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