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The Third Day(二)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万春亭』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面积约2924平方米,三重檐四角攒尖,金色琉璃瓦顶,为五座亭子中气势最雄伟者,高居景山最高处,站在此处可以俯视北京全城壮丽景色,被称为『京华揽胜第一处』。

这样概括性的描述无法让人感受到现场的震撼力。当我走到『景山』那块石碑时,向左回头便是北海的远景,尽管有雾霾遮挡,登高远眺的辽阔景象还是让我惊喜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继续向上,走到『万春亭』最上面一层台阶,面向故宫方向,我想每一个走到这里的人都会惊喜,感叹,震撼吧!这座大红墙体,金色琉璃瓦的庞大建筑群向你的视线涌入,每个房子的屋顶都在目光可及范围,每棵树木似乎也都可以看清。一排排或高或低却又笔直排列的楼宇列队而立,仿佛彼此无关却又暗通消息;本是无情之物却似正在向你倾诉过去。凝望着它们,这些存在了几百年的,或者存在又消失,消失又存在的奇迹一般的建筑物,试想着那些或惊天动地;或平淡无奇;或曲折迷离;或如诗如画;或浪漫感人;或悲断肝肠;或惊喜狂歌的一个个历史片段,一段段曾经过往……。而眼前的这座世界现存最大宫殿式建筑就是几百年历史的见证者和记录者,这里的每块砖,每片瓦,每寸泥土也许都浸透着中华民族的印记。


图片发自简书App

走到相反方向,近处是景山公园的一部分,那些同样金色琉璃瓦,大红墙体的建筑物是曾经的皇家游玩休憩之所,再远些,青灰色屋顶左右对立的楼宇该是钟楼与鼓楼了吧,沿着一条笔直的线路,连接着百姓的居所。

景山不仅是风景,更是皇宫与百姓之间的连接点与分割点。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景山最吸引我的还有一棵老槐树,中学时候历史书上曾经写到崇祯皇帝自缢的那棵槐树。按照路牌指示,它在东门方向,所以我在万春亭那里下山向东,走到山脚,终于见到这棵树。树并不高,树冠却非常宽大,它的旁边立有两块石碑,应该都是民国政府所立,这两块石碑让我又长了知识,『崇祯』是年号,该位殉国的皇帝正式称呼为『明思宗朱由检』。

树下围着一群游客在讨论两个问题:一,这棵树能吊死人吗?二,这棵树真是崇祯自缢的那棵吗?

度娘告诉我,此树确实非彼树,而是年轻许多的移栽之物,但是,崇祯确定是在此处自缢的。

历史的那个瞬间仿佛触手可及,却又无踪无迹。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公园里还有正在开放的各色月季花,它们和牡丹生长在一起,也一起被青松翠柏掩映与关照着,高矮疏密都是那么恰到好处,试想一下,春天来了,富贵典雅的牡丹花儿,娇艳欲滴的月季花儿,它们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盛开在明媚的春光里,那是多么美好的景象!

新的春天已经不远了。

再见,景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预订了下午回杭州的高铁票,今天只有半天可以在京城逗留。京城里值得一去的景点太多了,我最想去香山,推测这个季节红叶应...
    桂之华阅读 3,570评论 7 16
  • 一部《红楼》,可谓写尽世事炎凉,绘毕人生百态。迄今为止,关于全书背后的隐喻,各家纷争不已,这些留给学者们去讨论吧,...
    青溪渚阅读 4,824评论 27 15
  • 今天快递早早送完,媳妇、儿子都去托辅了,我回家收拾一下卫生。不知不觉下午四点多了,虽然阳光还是那么火...
    宝钧阅读 1,397评论 0 4
  • 0 今天看了星爷的喜剧之王,感慨颇多 印象最深的一幕是落魄的星爷眼睁睁地看着当小姐的张柏芝离去却无能为力的模样。 ...
    老陌Alice阅读 9,700评论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