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7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的导入同样如此。

导入应该是爱因斯坦所描述的境界: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使教学内容成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礼物”。只有这样,从课间活动中回到教室的学生才会将注意力快速转换到课堂中。以下方法可以帮助自己进行课堂导入。

以情导入类

1. 谈话激情

教学的艺术,其实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语言的艺术。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创造意境牵发联想,或突出贯注于文章之中的感情旋律,或再现文章中的美景佳境,促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

2. 音乐激情

口才不好的老师,可以借助“外援”了。可以先放与课文内容有紧密联系的音乐,造成特定氛围,叩响学生的感情之弦。

3. 图画激情

出示描绘课文主要内容的图画,引导学生观察,从感知具体形象入手导入课文。

4. 朗读激情

教学抒情诗歌或散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感情迁移的心理特点和文学作品通过艺术形象以情感人的特点,用表情朗读的方法,去拨动学生感情的琴弦。出示描绘课文主要内容的图画,引导学生观察,从感知具体形象入手导入课文。

以趣导入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老师能够激发出孩子的兴趣,那么孩子也会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1. 以疑问激发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在导入阶段抓住课文内容中矛盾的“焦点”,不失时机地撒下火种,有助于启发、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思维去学习课文获取知识。

2. 以故事激发兴趣

“讲一个故事”,常常被孩子们看成是老师或者家长的一种奖励,一种特别的亲热。在导入时,“先讲一个故事”,自然会激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对故事里提出的问题,他们也肯定舍得动脑筋去认真思考。

比如在教学古诗词的时候,老师可以先讲一讲古诗词的故事背景,以讲故事的形式说出来,比干巴巴的古诗词更吸引学生。

以理导入类

1. 警句明理

恰当地引用警句、格言,点明中心,导入新课,有新鲜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点题明理

有些文章,中心思想显露,可以点明课文中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句子或立意性文眼,再导入新课,这样有助于学生在“第一印象”中认识写作目的。

3. 温故明理

从“温故”出发,促其“知新”,也是常用的一种方法。比如,老师可以找一篇之前学过的与要讲的新课相类似的文章。

4. 常识明理

有老师可能会问:“常识都知道,学生会感兴趣吗?”老师知道,学生未必知道。

导入的方法有很多很多,不同的内容可以选择不同的导入,不同类型的老师也需要选择自己能驾驭的导入,总之,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日记440 女儿初中入学记 忙碌了十几天,今天终于可以非常坦然、放松的坐下来了! 提到...
    梁渌淳阅读 493评论 0 0
  • 因为最近几天在读阿耐老师的《艰难的制造》,追的很入迷,所以在网上乱翻,竟然找到了N年前阿耐老师的博客,从头到尾读下...
    0172061a5f2f阅读 49评论 0 1
  • 17/365日更 晚上在社群里听一个雨甜小伙伴的分享,雨甜是一名有30多年的教龄的人民教师,主要给我们分享了她自己...
    大林子Lynn阅读 669评论 0 0
  • 在成长的道路上,每一个孩子都会经历一段被称为“叛逆期”的特殊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常常表现出对家长、老师或其他权威...
    敏思智行0526阅读 734评论 0 0
  • 娄振东老师 银行营销实战资深专家一、【背景经历】8年银行从业经验,2年零售行长经验,曾任广发银行支行个金负责人,曾...
    cl9320阅读 65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