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唱:乡下人的悲歌,要唱:乡下人的精彩。

[精进每一天]第317天    2017.9.27

穷人与富人的思维有何不同

内容见解来自《乡下人的悲歌》

作者:J.D.万斯    美国

《乡下人的悲歌》,万斯在这本书里描述了一个精英们很少会去主动接触、更说不上了解的阶层。精英对贫穷的认知其实是想象出来的。他们能意识到贫穷的存在,但是穷人为什么会陷入贫穷的状态,以及能有什么方法来解决贫穷问题,精英阶层给出的答案其实一直都不是很奏效。这也造成了所谓的对精英的反抗。在美国,最突出的事件就是贫穷白人们投票给特朗普。

万斯自己说,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我想让人们知道那种对自己濒临放弃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以及为什么会有人放弃自己。我想让人们了解穷人的生活到底发生了什么,以及精神和物质上的贫穷会对穷人家的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心理影响。”

对穷人来说,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这是万斯这本书要传递出的最核心的一个观点。

万斯认为:我们文化中的某些特性带来了特有的危机。这种危机使得我们的男性形成了某些劣根性,难以在这个变化的世界中取得成功……多年以后我才明白,我们的悲歌无疑是一个社会学上的问题,但同时也与心理学有关,与社区有关,与文化有关,与信仰有关。”

万斯认为穷人与富人的思维区别有四个地方:

一,对成功的认知

穷人认为成功第一,靠运气,靠出身好。含着金锁匙出世,注定会成功。第二,靠天才,这种人是生下来,要不天赋异禀,要不特别聪明。多少人因为如此认识自卑,而放弃。

二,对自己的认知

小孩子有时会分不清楚知识和智力。他们轻易的就会放弃努力,以为是自己太笨了,但事实上这都可以通过学习来弥补。万斯说,当时他们根本就不知道长大了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律师、银行家。更不知道,在其他地方,其他的孩子早就开始了对将来出人头地的竞争。

三,对家庭关系的认知

社会流动不只是财富多寡等经济学问题,还关乎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穷人相比,中产阶层有一套完全不同的生活准则。穷人追求的是目前、现在的快乐,就像著名棉花糖实验,如果等十五分钟, 得到双倍收获也不能等待。

四,对努力的认知

穷人当丢掉自己工作的时候,他还认为自己是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他身上缺少一种主观能动作用,他认为自己对自己的生活掌控很少,总是想要责怪除自己之外的任何人。”……

什么都不信的人,当然就没有办法有效参与到社会运作和社会协作里,“如果你相信天道酬勤,你就会努力;如果你认为即使你尝试了也很难取得进步,那么你会觉得干嘛还要尝试呢?”

感悟:贫穷是可怕的,贫穷的原因有很多,但也有很多人,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或改善的。我见到一些家境普通甚至说是贫穷的年轻人,一拿到工资选择就是聚餐、或者网吧通宵达旦地玩游戏。平时有空就看剧,玩手机,玩手游……。

但也有些人,是把钱投入到提升自己,参加各种学习与培训,数年以后,你发现两种选择的人变得完全不同。

是的,贫穷是种经济情况,更是一种思想状况。财富贫穷固然可惜,但更可悲的是一个人失去追求积极向上动力,比失去动力更可怕的是贫穷归因,把一切原因归咎于父母,别人,制度,社会……。世界上有一样东西肯定会拖你下地狱。那就是:抱怨。

真正智慧的人会说:

自己是一切的根源。人不可能用相同的思维与行动,祈求不一样的结果。

欲改变世界,先改变自己,

欲改变自己,先改变思维,

欲改变思维,先改变认知,

怎么改变认知?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怎么才能成功 ?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

想只是个问题,做才是答案。你认同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本好书,是完全不需要计划就能读完的。 《乡下人的悲歌》有25万字,但我读完只用了一天的时间。 本书作者J.D.万...
    丑鱼电影阅读 3,847评论 6 11
  • 《乡下人的悲歌》是我目前读过的最具现实意义的小说,虽说我没读过很多小说,但在我所认知的范围里它确实是很好的...
    半亩人阅读 1,278评论 6 13
  • 狄更斯的《双城记》第一段话是这样的: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
    V红旗飘飘阅读 690评论 1 4
  • 线程池的好处是: 减避免因为线程频繁创建与销毁带来的开销 能有效控制线程池的最大并发数,避免大量的进程因为互相抢占...
    CSU_IceLee阅读 392评论 0 2
  • “过家家”大概是很多人童年里都会经历的事儿吧,回忆起来大概也会暗暗发笑吧。 下午四五点,阴冷的天,下了几天的雨停了...
    波妮塔阅读 45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