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懂一本书》:如何组织一篇讲稿

今天继续读这本书,所看内容是第六章:如何组织一个讲稿。

看着看着,一不小心就睡过去了。醒来已经晚上10点了。爬起来倒杯水,拿几个花生米吃着赶走睡神,再回头重新看~

以下是本章节重要内容:

01.讲书前要了解的两大原则

1.以书为据,别跑偏

讲任何书都尽量不要夹带“私货”,也就是不能延伸特别多自己的东西,因为这样就背叛了这本书,耽误了听众和读者。

2.讲书是再创作,而不是单纯摘要

讲书的过程一定不是念原稿,也不是删节版原稿。

讲书是再创作的过程,是用自己的语言使它通俗化以便于大家理解的过程,所以可以加入很多创作的东西在里面。

那这一条跟上一条是否矛盾呢。

前面说我们要尊重书,怎么现在又说要创作呢?实际上,不矛盾。

前面说的尊重是指准确地理解这本书的意思,并不是说不能加一些生活案例,加一些联想的内容。

02.讲书最重要的步骤是构建坡道

作者每看完一本书之后,都会绘制一幅思维导图,绘制的第一笔,把它叫作“坡道”

建立坡道很难,为此,作者分享自己建立坡道的原则和方法:

1.建坡道的时候,可以用书中最打动人的一个点入手

构建坡道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听众从一开始就重视这本书,让听众觉得这本书有意义。

2.一上来就抓住别人的注意力

一开始要直击主题,把最有价值的内容放在最前面讲。

从哪里找到坡道?

有些坡道直接从书里来。

有些坡道是以生活场景代入的。

有些坡道是出其不意的。

有的坡道比较难找,就需要制造一些亮点。

03.选取重要章节,陈述整体结构

1.把坡道讲完

2.接着论述背景

总结书中所要解决问题的背景信息:比如学术讨论的现状,科学进展的阶段。

3.接下来进入正文

对待正文,很重要的原则是,对每一个部分都要给予充分的论证。

4.结尾部分

总结

以上便是本章节重要内容。

第十二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