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着时间,九点整从家出发,坐39路、K3公交车,一个小时,正好能及时赶到车站,还不至于等太久。我这样想着。
等待九点钟,先送妹妹去了奶奶家,就要下楼等车的时候,看了眼手机,“还剩五分钟到达车站”。于是,干脆先在家等着下一班车来。结果,越坐越难抬起屁股,越坐越留恋家,越坐越不想走。盯着手机上变化的时钟,还是磨磨蹭蹭的含着哭腔,告别了奶奶和妹妹。
到达中转站一切顺利。
等着K3来,手机上不断刷新着,虽然不愿意回校,但是路上还是希望有车坐的。虽然我发现,导航企图把我引向路对面,我寻思着,什么时候换了个方向呢?“还剩一分钟到站”手机上如是显示。抬头间,公交车来了,真强,时间算的这么准。博文路到日照综……嗯,就是这辆车了。
“下一站,实验高中。”怎么改路线了?我掏出手机,输入K3,还是之前走过的路线,怎么会……难道,我做错车了?我疯狂大量着公交车的构造,就是之前坐K3的样子,等会,怎么和7路有点像!“下一站,日照图书馆。”我去,瞬间慌了,手开始颤抖,急的想哭,公交车都能做错?!图书馆下车的话到车站,我疯狂搜索,55路!我抓紧按下门铃,下车后站在路旁,萧瑟的树叶刮起的风吹空了街上的人群。我都想直接去图书馆学习算了。跟着导航走了五六分钟,到了图书馆东站,边等车边想着为什么不看车号,可是,我当时,明明,记得是K3啊。越想越糊涂,感慨今天不适合出门。
坐上55路,隔几秒一看手机,手指头画着时间演算,应该可以赶上。一会有打开买票界面,想着要不直接改签。可恶的机票系统,只能改当天的票,气死了。
一路上纠结,看着窗外的土路,又担心会不会走错了。
战战兢兢,好歹坐上了高铁。
一个大叔和我换了坐,新座位旁边的男孩还算安静,只不过会被他妈妈要求背古诗。搞得我也快拿出iPad抓紧背单词。
下车,第一次来烟台站,出站的时候像极了世界末日,于是又和小时候一样疯狂幻想山崩地裂、不用上学的景象。回学校依旧坐公交车,出租车实在是给我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这次高德变缺德,没坐上舍友推荐的17路,穿过工地,走了两次阶梯,过了一个红绿灯,等到了10路。超多的人,很久没那么挤过了。偶然瞥见一个身影很像妈妈,鼻头自己一酸,眼泪听话地出来,差点泪洒全场。想着,要是今天及时改票,我就不用挤公交了。
最后,我还是到学校了。每次踏进学校的门,我都在想,想要回家工作,考个家附近的公务员算了。但是,我肯定会不甘心,想要去大城市看看。就这样矛盾着,一边想做浮萍,一边又被根连着,纠结着,完成了一篇在家没完成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