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北京金沟河不时就在烟雨朦胧之中了。北京今年仲夏时节多雨,我来北京才半个月,已经下了好几场雨了,大雨中雨小雨都有下过,有那么两三天就有一场。北京人调侃的说:北京唯一的优势干燥从此不再了,还有了这烦人的“回南天”。
夏季多点雨我觉得是好事,气温就不老往高处窜啵,高温刚升至三十五六度,夜晚一场凉雨一浇,一下子就只有三十一二度了。不是像有些地方那样,高温一窜就跑到三十八九度了,那多难受呀。
万寿路西街,一千多米,不长也不短,街两边有几栋青砖灰瓦的老建筑还留存着,还有不少高大的杨树直插云天,一看就知道那就是上世纪五十年初建的和栽的。这条街上有一所很出名的学校——育英学校,那是解放初建设的。学校初办时是中央机关的子弟学校,街的两边当时都是中央各部委机关的宿舍。枪林弹雨趟出来的人们,全国解放了,有个好住所,生的孩子上个好学校,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现在,育英学校已经是一所面向民众的普通学校了,我的外孙女下期就要在这里读初一了。
走在绿树成荫的万寿西街上,有美居、如家等连锁酒店,还有万寿庄宾馆(过去是某部委的招待所),当然,这条街上还有不少的小商超大小饭馆什么的。街上一天到晚人来人往的,不算热闹但不冷清。
因为外孙女在育英学校上学,女儿的家也就在学校旁边,接送外孙女、买菜、遛弯什么的,我呢,这几年逛得最多是这条街。
我一直是个嘴巴看得重的人,也就是俗话说的一个好吃之人(但不懒做)。在街面上逛,我关注最多的是饭馆。这次我一来就发现,有个叫北平食府的老饭店此时换成北边黑土地上来的铁锅炖了。还记得北平食府门口的楹联是:京腔京味京韵道不完北平往事,传承传递传神品不尽食府人生!”哦哟,这个楹联还蛮有意思的,可是今年见不着了,里面的宫廷菜肴我还没进去品尝过呢,咋就关张了!铁锅炖去年在北京有个地方吃过,黑土地上的食材,东北人粗旷的作法,原汁原味还便宜,正如这楹联说的:关东烟火巷中香,黑土食材锅里汇。家门口开了,这回一定找机会去这个店里品尝品尝,顺祝这个铁锅炖店,生意兴隆,长长久久,因为现在哪里开店都有点难!
万寿路西街上的馆子真不少,湘宝缘里的臭桂鱼、聚宝源里涮牛肉、南城香里的辣椒炒肉等等我都吃过,只有这家汇贤府的山东鲁菜馆我没进去过。
汇贤府从外面看规模很大,临街面这一边的大包间都有十来个,一九年那会儿一到晚上个个包间都是灯火通明的,现在呢?好像风光不再了,一到傍晚有一半的包间有亮也就不错了。为了养活人,这里也搞起了外卖和打折促销。
前几天有朋友推荐我一个视频,说的是杭州五星级酒店摆地摊的事。哎,为了能存活下来,星级酒店只有多想办法呀。上周日,我去了一趟住在卢沟桥那边的亲家。中午亲家请我在外面吃陕菜,为了生存与发展,有名的陕菜店里面对外卖起了面包,形势逆转之下不有所改变咋行。
今年,我从广州到安乡,再由安乡到北京,发现餐饮生意都不如去年,特别是家乡的餐饮生意差得很。
有专家指出:餐饮业,一头连着亿万农民的田地里,一头托举着3000多万人的就业,这个大产业还忽视不得!
哦,北京城里的槐花又开了,一束束粉嫩白白的相嵌在绿叶中多好看!
(2025.7.12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