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卸下伪装,活得从容

图片发自简书App


1

我曾是个极爱面子之人,记得上初中时是家里经济最困难的时期,但我那时的成绩却很好,考过好几次年级第一名。当时学校有少量的优秀贫困生补助名额,如果去申请的话,一个学期可以得到500块钱的补助。但我宁愿吃干馍、咽咸菜,也放不下面子去做“贫困生”。

记得又有一次期中考试,我考了年级第一名,学校开家长会,我母亲跟班主任说了家里的情况,说家里条件不好,但我特别懂事,生活还非常节俭。从此,我就成了班主任心目中的“励志楷模”了,还时不时的总要因此被表扬,而年少的自己却决得没面子极了。

贫穷还要被表扬,我觉得真是一件挺羞耻的事情!

2

后来慢慢发现,爱面子这种事情其实由来已久,而且根深蒂固。

比如说我爸,六十多岁的老人家了,对于爱面子这件事儿,面对他,我真是小巫见大巫了。我所在的教师行业,相对其他行业而言,工资其实蛮“羞涩”的。但我每次回老家,总能听到邻居跟我讲:“听你爸说,你一个月能轻轻松松拿七八千工资呢,读了大学,就是不一样呀!”我质问我爸:“谁给我发的七八千工资呢?”我爸说:“要是让邻居知道,你一个大学生和打工的工资差不多,说出去多没有面子!”

去年我刚拿到驾照,我爸就立马煽动我们夫妻俩买车,说:“一个车你们俩也供得起,不能在同事面前没面子嘛!”买车竟然是为了面子,我听了也是哭笑不得。这种面子文化在农村尤甚,这几年每次回老家,总会听到老人说:“那谁谁,别看人家是打工的,小轿车都开回来了” ,他们在乎的是小轿车带来的面子附加值,而根本不会去考虑这个车的实际价值。

有时候我挺庆幸自己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工作、生活,没有那么多熟人社交,自然也不用太那么在意面子,如此,人反而活的越来越像自己了。

3

当然,除了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避开面子问题,网络世界中也无从逃避!比如,有一段时间我很喜欢发微信朋友圈,发跑步的、阅读的、种花的、好天气的……和大多数人都一样,我亦不能免俗,总喜欢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可是现实生活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不仅有诗和远方,也有苟且和无奈,但是又有多少人有底气,能把自己的苟且袒露出来给别人看呢?

我们多数人都是高级的伪装者,所以你在朋友圈里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的面子,至于里子,只有当事人自己才知道。

去年冬天开始,我特别迷刘墉的书,因为他总能通过一些贴近生活的小故事,把人和生活都看得通透,把自己活得轻松。我们这些费劲的伪装,在活得通透的人眼里,只不过是一些让人鄙夷的小把戏而已!

与其费尽心机的摆一个美好的pose,还不如安心的活得坦然。明白这个道理之后,这半年我活得极为安静,除了写文章,自己极少发朋友圈;除非关系非常好的朋友,我很少参与可有可无的社交。静下来的生活,很多时候更自在,也更坦然。

4

这两天在读贾平凹的《自在独行》,在书的扉页有这样一句话:“修行是一场心灵的隐居,真正的洒脱来自内心的安宁。”原来,越是这些拥有大智慧的人,内心越是极为朴素的!

电影《一代宗师》里有句特别耐人寻味的台词:“人活在世上,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活成了里子,都是时事使然”。

既然生活总是如此,那还不如卸下伪装,活得从容,让内心有一份真正的洒脱与安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看到这个标题时,是不是有点怪不好意思的。中国的文化传统让我们在这一方面总是有点难以启齿,虽然传统在不断打破,但我还...
    香脆豆阅读 8,845评论 0 1
  • 张良最近迷恋上了校门口的奶盖茶。就是那种盖着厚厚泡沫的水果茶,温度刚刚好的热水泡得一杯馥郁茶香,雪白的奶沫撒上抹茶...
    假召南阅读 621评论 1 6
  • 或问褅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这一章,实在是一点都不懂。字面意思很简单...
    下岗奶爸阅读 256评论 0 1
  • 有时候,你必须得一个人走 这不是孤独,是选择
    流浪者CTWP阅读 103评论 0 0
  • 今天父亲节,老爸下达最后通牒~第一次说的这么直白,找个儿媳,生个孙子~~真想一天就把这些事儿给办喽!
    重塑金身阅读 15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