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拼命的工作,就是为了躲避思考!

图片发自简书App

清晨闹钟响起,起床,刷牙,吃早餐,赶公交……

到了公司,泡杯不加糖的咖啡,打开电脑,查看今天的密密麻麻的备忘录,忙碌的一天就开始了。

你不停的处理文件,接听电话,一杯咖啡还没喝完就已经凉透。

临时通知需要参加一个会议所以错过了午餐的时间,而你的上司却迟迟不结束漫长发言。

会议室的时钟已经指向6点,而你的办公室门外还有几位应聘者在焦急的等待。

一天结束回到家,已经8点,你躺在床上终于一边翻看朋友圈一边感慨:真是忙碌的一天啊!

不知道有多少人有过这种体验,每天就如同上了发条的时钟,一刻不停歇的运转者,在用工作堆积出来的忙碌里,给自己一个充实的理由。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拼命工作,就是为了躲避思考。

何为思考?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用百度出来的答案来回答,思考是思维的一种探索活动,是一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作用力,思考源于主体对意向信息的加工。

所以我们这里所说的思考,不是指你每天思考几点起床才不会迟到,每天中午晚上吃什么的浅层思考。而是指你可以更深层次对信息的处理和加工,是从多个角度有创造性的分析和理解,思考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探索过程,而不是日复一日的重复和模仿。所以思考更应该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

试问自己在每天的忙碌中,有多少时间留给自己思考呢?

因为中国从小到大的教育使然,让我们思维的方式就是考试,答案是唯一的。所以对于一个问题,我们更多是在成功案例的基础上重复,或者尽量保证不出错即可,缺乏自我的判断和思考能力。思考一个问题,其实不仅仅是为了去更好的解决它,了解事情本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样的一个过程,你从中得到精神和思维层面的富足,远远高于你因物质富足带来的愉快和快乐,而这也是区分人与人之间生活品质和高度的重要依据。

这个世界永远不缺临摹者,而缺的是像达芬奇这样的创作者和开拓者。思考,就是决定从平庸通向卓越的必经之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