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一阳谓之道

共计909字|建议阅读时间3分钟

“一阴一阳谓之道”并不是道家旁门所讲男女的阴阳,而是讲宇宙的体用。本体是寂然不动的,它起的作用,就是“用与象”。每一个现象都是相对的正反两个力量而成,天下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这里的相对不是西方所讲的矛盾统一,而是东方看正面相对的中和,有中和就有分化,这个均衡的存在,就是“一阴一阳谓之道”。

从正统的道家与佛家,所讲的得道,不是“一阴一阳谓之道”的道,而是无阴也无阳、不动也不静、无是也无非、无善也无恶的境界,也就是道体的境界。“一阴一阳谓之道”是应用之道,那就是全部的《易经》。


那么《易经》讲什么?孔子的答案是:“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天下的道在哪里,如佛家来讲,即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佛就在这里,在你的心中,不在外面。这个心必须思想都宁静了,无喜也无悲、无善也无恶、无是也无非、寂然不动的那个心之体,那就是道。

百姓日用而不知,人是怎么会思想、走路、吃饭、有烦恼、有痛苦,这些日常生活中,都是道的分化。

道是不可知、不可见的,在用上能用其体,在体上不能见其用,一归到“体”,“用”就宁静了。

一般人本来就在道中,却不自知,还要拼命去求道。道在恶的方面很难呈现出来,在善的方面容易表达,所以说“显诸仁”。因为道之体不可见,用里头就可以见到体了,所以说“藏诸用”。


“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道充满在这个世界上,一切生命靠道的功能发生作用。天生万物,没有什么烦恼。天地固然生好人,也生坏人,平等平等,生补药,也生毒药,一律平等,没有分别。

而圣人即得道之人,忧时、忧世、悲天悯人,这是圣人们人为的作用。但天地之道,“鼓万物”却不像圣人那样忧时忧国。

“盛德大业至矣哉”,天地万物之道,是最高的道德,最高的事业。天生万物,万物回报脏东西,而天地不生气、不占有。“富有之谓大业”,真正富有才叫做大业。天地制造万物,而不占有,因此天地最富有。真正伟大的事业是付出,而不是据为己有。所以说,爱是付出的。不要说她不爱我,就哭起来了,那不叫爱,那叫做哭。真正的爱是付出,没有占有。愈是想占有的人,愈是最贫穷,愈是布施出来的人,愈是最富有的。这也就是道、就是富有,所以富有叫做大业。


2017/6/12  23:18记

图片来源:摄图网

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以易理解析三天之人的“一阴一阳谓之道” 易理是以三为纲,以八为目。八卦三重为纲,八卦九重与八卦二十七重,均是八卦三...
    春秋遗民阅读 593评论 0 1
  • 首先大家看看这几幅图,分别银河系、大气云图和水的涡流,不知道能看出什么共同点不?都是旋啊旋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古人看...
    冷锋刀语阅读 345评论 0 3
  • 1) 远程仓库相关命令 上面的命令就会增加URL地址为'git: //github.com/someone/ano...
    Crazy2015阅读 292评论 0 0
  • 这本书原本是教美国的大学生如何写作的。但其实教了很多 critical thinking 的东西,写得很赞,就是略...
    TaraChen阅读 2,061评论 0 5
  • 今天一天很忙,常常停不下来整理思绪,没有规划而显得乱糟糟的。很多时候,都应该停下半个钟,甚至十分钟,来回顾刚...
    若垂天云阅读 22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