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主要学习了《2、3、5倍数的特征》,对比发现:教学思路是相通的。
都是利用百数表,通过圈数、框数,找到它们的倍数。从数的位置和规律上观察,分别猜想出它们的特征,再举例进行验证。教材的编排是一种典型的不完全归纳法,即通过100以内的数的研究就推及所有的数。

在教学中,出现的情况有:看似已经知道结论但不明晰
问题一:你认为2的倍数有什么特点?
生答:双数;个位上是偶数
问题二:3的倍数有什么特点?
生答:只要各个数位上是3的倍数就可以
学生心中有那个意识,或对知识已经听说熟记,但更趋向于已知的概念定义,并不熟悉理解。
细读教材及教参,应能得到:
1.先有倍数,后有偶数概念。【教学建议由2的倍数引出偶数、奇数概念】
2.偶数包括2的倍数、0。【课本: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
课堂延伸
问题三:最小的偶数是几?
问题四: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最小的偶数是0。
偶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
奇数的特征:个位上是1,3,5,7,9。
知识点辨析
2、5的倍数看个位,3的倍数看各位。
同时是2和5的倍数,个位只能是0。
同时是2和3的倍数,个位是0、2、4、6、8,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同时是3和5的倍数,个位是0或5,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同时是2、3、5的倍数,个位只能是0,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知识拓展
问题五:一个三位数,既是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小偶数是( )。
问题六:(写出三个)是3和5的倍数的奇数:( )
带着以上问题及思考,再次翻看教参,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