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我“作”——你呢?

                            01.

一直在收听《民谣在路上》这个节目,我本人对民谣有一种莫名的喜欢和感受,每每听到吉他的旋律伴随着简单而又平实的唱调,不多也不少,给你带来静谧和舒展,好像一天美好的开始来临般,对生活充满感恩和热爱。

图片发自简书App

早晨起来,打开手机收听节目,熟悉的曲调开始回响,最吸引我的还是这句——我已丢失了故乡只找到你。

每个人写的歌表达了自己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种种,但——总有那么一首歌向你热情招手迎接,也总有那么一首歌对你轻轻说声再见,亦或是其中的一首歌词点触了你的内深处。

这首《兰州》中——我已丢失了故乡只找到你,这句歌词就好像是一个不倒翁,虽有时任意摇摆,但最终会停格,而那就是你心中的方向。

                            02.

前几天和几个朋友出去吃饭,和其中一个朋友聊到了工作这件事。对于我来说,除了在工作当中,一般情况下是不愿意多说,也不想去说的,毕竟这是自己的事情,懂得,了解,怎么去做,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心里有数就好,不必见人就说自己工作怎么怎么样,没必要,也不讨好。

工作积木

他说:为什么有些人在一个好的环境下工作,时间长了感觉到没有所谓的意思,就想去换一份有新鲜感的工作。于是,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换的工作多了,体验够了。视野,见识,格局自然也就有所提高。相对的受过的苦,挨过的骂,忍受的气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有的人后悔,有的人选择接受,外界的变化影响着你的心境,说文雅点叫体验生活,说粗俗点一个字——“作”。

事后回想,发现其实每一个人不满足现状,想要更好的或者舒适安逸的生活,学习,经验等等,就像时钟的指针一样不停的行走,为达成心里的那个“圆”而奋斗着。

这一路所经历的不论是收获,喜悦还是忍受,艰难等等都是你这一路不断的在——“作”

                          03.

曾经大学毕业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像是漂流瓶,随着海波漂到哪是哪。

于是就听从学校的安排分配,到了一家国企上班,期初的日子很潇洒,也很舒服,没有压力,没有顾虑,没有束缚,一切都是随心所欲。

但随着一天一天时间的消逝,我发现舒适对于我来说好像并不是什么好事,反而会是一种伤害,甚至是打击,所以,选择了离开。

前段时间参加了S商学院的课程,其中有一个大概和我差的不多年龄的群友。他说:“现在过的太安逸了,会出问题。一个人在这种环境下时间太长,对外界的变化和发生状况的敏感度降低,甚至会害怕,不敢走出去。”

一个人如果太安逸,时间长了会很危险。不是有句话是说:“大家都是出来混的,有一天终究是要还的。”

马云曾说过一句话:一个人每天逛淘宝,刷朋友圈,发微博,每天浑浑噩噩,干着老年人都会的事情,那你还留着青春给谁呢?

没错!青春就是用来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经历生活,用来——“作”

前段网络流行话语说:NO作NO DIE。

而我想说:你不“作”,连DIE的时候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