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型思维模式是指一种积极进取的思维模式,认为所有的事情都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并且把挑战或者挫败当做是成长的必经阶段。
针对教育的“一丹奖”,创办人是腾讯的联合创始人陈一丹,奖金有三千万港元,外加一枚纯金奖牌,这金额几乎是诺贝尔奖的三倍半。首届“一丹奖”颁发给了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
拿了教育大奖的卡罗尔·德韦克教授,她的获奖课题是就是探讨了“固定型思维模式”与“成长型思维模式”这两种思维模式之间的区别。
什么是成长型思维?我举个例子:我们对于智力,有两种表述,你看一下你更倾向于哪种表述。
A. 人们的智力水平几乎是固定的,不会有太多的改变;
B. 人们能够通过努力来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
如果你更倾向于A这个选项,那么你把智力当成一个自己几乎无法控制的固定事实,这就属于固定型思维。
如果你更倾向于B这个选项,那么你把智力当成是一个可增长的量,这就属于成长型思维模式。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所有的事情都离不开个人努力,这个世界上充满了那些帮助我们学习、成长的有趣挑战。
而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被决定了,不会变化,而别人的评价就是给自己下结论。所以他们极度在意外界评价,重要的不是事情本身的乐趣,而是我要获得正面评价。
成长型思维的核心,其实是你如何看待失败。固定型思维中,会认为“我数学不好”或者“我体育不行”,把失败归结于自我的能力。
但是如果转化成成长型思维,你会看到,你数学不好,可能是因为你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但是兴趣可以培养。你会看到,你需要找到适合你的体育运动,而不是直接抹杀自己的体育能力。
在看待成功上,成长型思维会认为,成功并非因为我们的“聪明”,而是因为我们的“努力”和“坚毅”。
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家,达科沃斯教授发现“坚毅”是决定常青藤盟校本科生考试成绩的重要因素,而坚毅指的就是兴趣的保持和持续的努力。比如,“我对探究一个项目超过一个月不感到困难”,或者,“我开始做一件事情就会把它做完”。
你可能觉得固定型思维的人太傻,哪有人这么想,但其实大有人在,甚至我们自己身上可能就有些固定型思维的影子。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的人,在真实行动上有什么区别?
德韦克教授先用测评把学生分成了“成长型”和“固定型”两类,然后观察他们在面对挑战时的真实反应。
在香港大学,老师上课都是用英语的,但有些学生入学的时候英语并不流利,所以他们理应尽快提高英语水平。德韦克教授调查了两类学生们参加“英语提高课程”的意愿,统计显示: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学生非常踊跃,而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学生却反应不积极。
为什么呢?因为固定型思维的学生不想暴露自己的不足。为了在短时间内看上去聪明,他们宁可拿自己的前程去冒险。你可以想一下,身边是不是有很多这样“怕犯错的聪明人”?
那怎么才能培养成长型思维的人呢?
1、重视过程而非结果
德韦克教授和其他团队合作开发了一款“奖励过程”的游戏。 学生们每一步的努力、策略和进步都会受到奖励。而不会像应试教育那样,只奖励结果,只有高分才算成功。
随着游戏的深入,孩子们想出更多的策略,当遇到特别难的问题时,他们也展现了更为持久的韧劲。
德韦克教授有很多成功案例,美国纽约州有个地区,四年级教学水平远远落后。采用了成长型思维的方法之后,只用了一年,学生数学成绩就升到纽约州第一名,这就是成长型思维带来的变化。
2、表扬努力而非聪明
德韦克教授还做过一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当时德韦克找来了几百名小学生,让他们一起做了四轮测试题。
第一轮测试题非常简单,大多数孩子都轻松完成了。等孩子们完成后,工作人员还会夸奖他们。但在夸孩子时,德韦克把孩子们分成了两组。
第一组孩子得到的夸奖是,“你真有天分,你真聪明”;
第二组孩子得到的答案是,“你真努力,你干得真不错。”
然后,再让孩子们参加第二轮测试。第二轮和第一轮不一样,有两种不同难度的题目可以选。这时德韦克发现,刚才那些被“夸奖努力”的孩子里,有90%的人选择了比较难的那套题;而那些被“夸奖聪明”的孩子,大部分选择了比较简单的题。
接下来是第三轮测试。这次的题目设计得相当难,德韦克是要故意难倒孩子们,看看他们会有什么表现。结果,在这轮测试中,两组孩子的表现很不一样:
那些被“夸奖努力”的孩子,在测试中非常投入,有的甚至还说自己很喜欢这个实验;而那些被“夸奖聪明”的孩子,则显得焦躁不安,有些孩子甚至特别沮丧。
实验还没完,还有第四轮测试,这一次的题目和第一轮一样简单。按理说,孩子们的表现应该和第一轮的结果一样吧?
结果可不是这样的。那些被“夸奖努力”的孩子,第四轮的分数比第一轮提高了30%;而被“夸奖聪明”的孩子,第四轮的分数和第一轮相比,竟然降低了20%。
为什么会出现和这样的现象。德韦克给出了一个解释:如果总夸一个孩子聪明,相当于给这个孩子强化了固定型认知模式,这些孩子在面对那些不能够证明自己聪明的东西时,就会有巨大的心理压力,所以遇到困难就会躲避在,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长期下去能力得不到提高,甚至会越变越笨,原来越平庸。
而被夸奖努力的孩子就被强化了成长型思维模式,这些孩子知道如果想要继续得到大家的认可,就要努力练习、勤奋学习,所以,拥有这种认知模式的孩子,往往会不惧挫折,甚至能主动挑战和突破自己,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