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周-年味

结束了忙碌的一年,于农历二十五晚上回到家,到今天整整七天,这周完整经历了年前的准备和年后的串亲戚。回家之后和发小闲聊,忍不住互相感叹现在过年没有小时候有意思了,年味儿越来越淡。

我们总是在感叹年味儿淡了,那么年味儿到底是什么呢?冯骥才说:

年味就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就是晚辈孝敬长辈围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外烟花闪耀飘进鼻内的一股幽香;就是妈妈忙前忙后做的一顿年夜饭中的饺子;就是逛庙会看着舞龙吃着糖瓜儿仿佛又回到童年的一种享受;就是不管认识不认识,见面都说过年好的那种友好感觉;就是家家户户都贴上喜庆对联迎接新春,庆祝新的开始;就是满大街挂满了红灯笼充满了祝福话语的那种气氛……这就叫年味!

过年没味儿是从我们变得随便开始的。记得小时候总是认真地念叨: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到了二十二,一定去赶集购买祭灶的水果零食;二十四催促父母打扫卫生;……每天按部就班,按照儿歌过。

年还是那个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变得随便了:扫房子的日期随便了,蒸馒头的日期随便了,贴春联的日期随便了……。这些随便,让我面对过年变得懒散,进而觉得索然无味。

今年在家,刻意参与到过年的筹备中:全家出动打扫卫生;一起准备过年的食材;与父亲争执新门上到底有年画好看还是没有年画好看;和弟弟一起洗银条(这个菜有父母童年的记忆);烧简易的地锅(父亲用水缸制作的);一家四口吃着刚从油锅里捞出来的鱼块儿和腐竹;一起包饺子;年三十晚上四个人凑一桌麻将……其乐融融。这些小心思小用心,让年多了些温度,仿佛回到了简单的小时候。

生活中的其他无趣之处,或许也是因为自己变得随便了。面对生活,学着变得不随便,多折腾,增加一些小仪式,生活或许会更有温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年画(new year paintings)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汉族民间艺术之一,亦是常见的民间...
    晓寒深处明月人倚楼阅读 1,762评论 0 7
  • 窗外一丝凉风夹杂着细雨的湿气,穿过玻璃缝隙迎面而来,拂过脸颊,透着淡淡寒意。 似乎预示着盛夏已末秋意渐袭,印证了一...
    空白格33阅读 190评论 0 0
  • 前言 2016年是移动互联高速发展的时代,也是网络直播商业化应用的起步之年,其中有两件标志性事件更是刺激了业界的神...
    四季说阅读 950评论 1 5
  • 1.模仿别人能进步的很快,却达不到自己的个性终点。 2.做其实就是在“说”。 3.培养独立思考,怀疑的能力。
    Eric小风阅读 253评论 0 0
  • 谁能懂我的爱意, 就像深海里呼吸。 死亡将近, 却没进化出鳃和鳍, 胸膛至喉咙, 挤满最后一口气。 我想要呼吸, ...
    百叶行阅读 241评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