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03《PET》@团子

提炼:关于回应


12个绊脚石

1-命令指示要求

2-警告威胁

3-教导说理

4-建议提供解决方法

5-训诫教导摆事实

6-分析批判指责

7-表扬恭维

8-谩骂嘲笑羞辱

9-解释判断心理分析

10-同情支持使其安心

11-质问

12-转移注意力,开玩笑

之所以这些是阻碍,因为这些方式会造成孩子没感觉自己没有被理解,或被否定。最终会阻碍他们思考问题。

*问问题中断沟通的症结在于:所问问题,限制了孩子的下一步回应--问题本身就是由所假设的。应该采取开放式问题。

*说教会让人感到被动。

如果道理是听者早已知道的,他就会产生抗拒。

在没有了解问题真正所在时,就给出事实和信息,很有可能这些信息会不恰当。(有时我们的信息不一定有效且真实。)

在表达人情绪还没有表达够的时候,他们还没有准备去接收逻辑事实和信息。

表达人需要的只是你的协助,而由表达人自己主动地去解决问题,找到方案。这样,接收者也不再承受“必须提供正确解决方案”的压力。


4个沟通技巧

1-消极倾听:缄默。

2-确认性反应:肢体语言,同理性的呼噜声。

3-门把手或邀请性的问话:

你愿意和我谈谈吗?

我很想知道你对此的想法。

听起来你对此有些想法。

关于这个愿意再多说点吗?

4-积极倾听:不加入倾听者个人的信息,只是对孩子之前的信息的如实反馈,重述。从而解读到孩子的内心感受,并由孩子确认解读正确。孩子会知道,你理解了他的意思。


思考:


在我看来12种可归为3类:

1*使其改变-强硬的,讥讽刺激的,建议的,分析说理的

2*虚伪肯定的-同情支持表扬恭维

3*回避的


书中反复提到一个现状就是父母们都会说,都会认为自己知道所倡导的方法,比如说倡导要倾听,但是,在实际状况中却并没有做到有效的倾听。

这个现象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就如韩寒电影中的那句“我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往往我们以为自己已经知道,其实程度只是停留在听说而已,甚至都不算真正的懂得,更遑论有效的去实行了。

面对这个情况,我不由联想到RIA拆书法。面对新接触的知识,要能用自己的复述——转化为自己真正懂得的知识。然后要联系类似的经验,形成更直观的体验。最后再举一反三,广泛用之。以此方法,让知识都能够有效地运用起来。这是我正在做的事。除了要记得以这样的步骤去,解构知识化为己用。还要记得,坚持行之。


在阅读过程中,我越来越发现,书中所说的,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方法,都可以运用在自己与他人,和自己与自己的沟通过程中。

在有一个对象向你表达情绪时。缄默倾听,确定性反应,开放性提问,重述直到获得确认。这一系列的反应可以让诉说对象的情绪得到舒缓,情绪被接纳,让其感受到更强烈的被关爱感。

当这个对象是自己时。在面对这个让情绪产生的问题时,自己会更有力量,因为这样情绪的自己会更愿意接纳理性的自己的帮助,两个自己会协作,而不是掐架。情绪的那个自己就是本就是孩子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六月霉雨七月美 桂有金银属八月 秋生月半春更好 夏响蝉鸣比冬早 春去夏来 博闻问好兴哥早 还有毛红各自吵 一二战区...
    如果没有永远阅读 3,978评论 0 2
  • 我现在,此时此刻,异常焦虑,本来想搞搞公众号,结果发现,这特么的都是啥,这是啥,这又是啥,这里放什么……公众号怎么...
    想去远方的喵喵酱阅读 1,495评论 3 2
  • 写作的时候到了
    听雨楼主阅读 2,271评论 0 0
  • 对啊,又是我。 我在心里默默地说。 昨天我才来瞎扯,今天又再来一次了。然而,我心里的声音,并非是此意,石椅绿枝条,...
    孤灯顾影阅读 3,273评论 0 2
  • 无关风月【现代都市男女短篇小说集结令】 每个人都有的小城情节,每个人都有的职场吐槽,我们有着不同的梦想,不同的坚持...
    天歌_e5d4阅读 3,62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