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溪|初见:一场如他山遇故知的寻找

我想象过很多遍第一次进入林正碌老师画室的情景。

我想,那应该是一种对未知的期待,对期待的好奇,对好奇的兴奋吧。

许多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练就了出行的安然从容,再加上近来的琐琐碎碎,原本以为会让旅途的心情并没有那么特别。

山路180弯

辗转5次换乘,历时9个多小时,多少有些旅途的疲惫与劳烦。

甚而,因漫长的旅途,使我的思绪飘向了那些想要刻意去回避的问题。回避,是因为不愿想起。想,本身是累人的;毕竟,只是想想,并没有什么用。它不同于思考,思辨比单纯的想来得更有现实意义些。山路兜兜转转,我在脑中把问题的解决方案也兜兜转转演绎了一遍。路很长,却不够把思绪整理完。不过没关系,这本来就是我来这里的目的:放空自己,再看清自己。

也许,我们向来知道答案。我们的心就像一个巨大无比的容器,在人生行走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拾起路上看起来或有用或喜爱或美好的东西,装进这个容器里。渐渐的,它越装越满,当我突然想起来要某一样重要的东西时,压根没法在这个容器里一下子将它翻找出来。于是,便停下来,才有了所谓的“寻找”。因为,此时此刻,假若没有这样东西,已经没法让自己再愉快地前行。我们都有过找东西的经历,无非几种方式:在里面摸索着找,或者全部倒出来找,或者直接重新购置。而此行,本是打算统统倒出来,清空,让想找的东西更显而易见一些。那么,我需要先把自己放空,我相信画画有这样神奇的魔力。

双溪画室前的山景

下了车,终于踏上双溪古镇沾着新雨的古旧石板路。我慢悠悠地感受着周身建筑物的气场,接收空气里所释放的每一个分子的讯息。

饭点到画室大伙都觅食去了

饭点空荡荡的画室里,这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提笔专注作画的样子特别打动我

在“万恶”的烟灰儿(这是第一次见面)热情地招呼与带领下,步入画室。当宽敞明亮的画室出现在眼前时,才发现并非如我原先想象的那般好奇与兴奋。看着画室里来来往往忙碌着的画友们,身边是在颜料台选色挤颜料的年轻朋友,不远处一个满头银丝专注作画的背影——那一瞬间,突然想到初学英语时老师在做客场景下教的一句话:by yourself。这里的一切是那样自然和谐。没错,这是一种:回家的感觉!尤其是,烟灰儿把我一一引荐给她的众画友们,有如老友相见一般,让我迅速地熟络起这个环境来。说实在的,原本内心的确有些忐忑,但烟灰儿的热情大大消散了我的顾虑与羞涩。

第一天不经意拍下的照片里,有好多在后来非常非常重要的小伙伴们

初见的悸动,让路途所经历的种种似是得到了嘉赏一般,有种苦尽甘来的感觉。也许那些纠结、挣扎、寻找,终于会在清理后,也如这般,在未来未知的某个时刻,与美妙不期而遇。

第一天进画室时最吸引我的三幅画,后来知道这些是林老师的作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猫叔今日分享图书《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晨读内容请关注公众号“剽悍晨读”,每天进步一点点。 今天...
    沙枣花zyh阅读 1,865评论 2 2
  • 2017.10.29 星期日 大风 今天刘馨逸去拔牙了,这两颗牙从刚开学开始活动到...
    馨逸馨诺妈妈阅读 2,812评论 0 0
  • 今天帮父母买了来东莞的车票,儿子听说外公外婆要来挺高兴,有人做好吃的给他了。他还问姨奶奶病好了吗?因为外公外...
    陈庆chen阅读 923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