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小讲 第一回(2)

红楼缘起

《红楼梦》一书的缘起自一则中国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

在中国上古洪荒之前,有两位天神-水神共工氏和火神祝融氏在不周山大战,共工氏因被打败而气急败坏的撞断了不周山的一根柱子,导致天塌地陷,天河水注入人间生灵涂炭,女娲不忍,便用五彩石补天。

这些五彩石是经过女娲精心炼制而成的,炼制地点是大荒山无稽崖旁,所用的石头高十二丈(代表十二个月),见方二十四(代表二十四节气),一共炼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石头,最终补天时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余下一块石头未用。

这块没被采用的石头被弃在青埂峰下,此石自尊心强,觉得“宝宝心里苦,宝宝不说”,便开始默默修炼,经过日月风霜,采集天地精华,不知经历几劫,这块石头便有了灵性。

后有一僧一道经过,见这块石头鲜莹明洁,又能缩成扇坠大小,甚是可爱,于是在它身上镌刻上“通灵宝玉”四个字,送它去了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走一遭。

不知又过几世几劫,有个空空道人经过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看到这块石头上刻着这一段红尘一梦的故事,便将这《石头记》从头到尾抄写流传,此后,这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随将名字改为“情僧”,将《石头记》改为《情僧录》。后有东鲁孔梅溪题此书名为《风月宝鉴》,后曹雪芹在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又题名《金陵十二钗》。

这就是《红楼梦》的缘起。曹雪芹在开篇即说这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曹雪芹在这本书中用了太多心血去做障眼法,一个缘起都写得如此扑朔迷离,使得将自己家族兴衰故事写的真真假假,让后人吊足胃口。

张爱玲极爱《红楼梦》,写了一本《红楼梦魇》,开篇就对书中女子是满人还是汉人进行分析推理,所有细节都藏着蛛丝马迹,足以见得曹雪芹在此书中的良苦用心,因为用心太深,以致后人陷入红学考证之大海不能自拔,胡适,王国维,蔡元培都做过相关考证,当代红学家刘心武也做了诸多揭秘,红学家们各成一派,很多人对号入座的结果也是千奇百怪,又能自圆其说,很有趣。

真是“十年一觉迷考证,赢得红楼梦魇名”。此后我也会结合这些相关书籍和蒋勋老师的《细说红楼梦》来一回一回的讲解这个如梦如幻的故事。

原因有三:

一是喜欢,

二是喜欢,

三是喜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亦心说: 《红楼梦》作为一本古典文学巨著,被历代人传阅和考究,有人喜欢就历史背景去考证原委,有人痴迷于分析人物的性...
    亦心读书阅读 1,438评论 0 5
  • 有时我天马行空 有时我竟无言以对 有时我肆意畅怀 有时我却静默孤单 我喜欢我是寂静的 那份寂静 比热闹更深远 那份...
    林安雪阅读 132评论 0 1
  • 【当生命还由自己做主時】 作者:刘欣白 真是岁月如梭啊!好像刚刚过了一个花甲,眼看着就要“奔七”了。都说我们是比较...
    gdlyz阅读 435评论 0 1
  • 1 常用类NO13 1.1封装类 【 IntInterger shortShort byteByte doub...
    征程_Journey阅读 696评论 0 1
  • 阴云妆扮的天上 看不到无限好的夕阳 时近黄昏 嘈杂的街道没有丝毫倦意 在城市一隅 透过一方镂空的混凝土 我看到街角...
    一树繁花_649d阅读 259评论 0 0